close

房間裡的知識巨人    

       今天在南區喜樹圖書館把小說《丈量世界》的筆記做完。會看這本書是因為《羅輯思維》的羅胖大力推薦,他在某一天的六十秒語音裡提到:「如果只推薦一本課外讀物給中學生閱讀,那一定是這本《丈量世界》。」聽到這書名我覺得好耳熟,過了幾秒才猛然想起:「啊,我書櫃裡不是有這本書?!」  

       原來,這本講述德國數學家高斯與探險家洪堡兩人生命故事的書,剛出版時我就買了,然而基於「閱讀速度總是跟不上購書速度」這永恆不變的定律,它一直被擱在架上。還記得,那時我剛考上教職不久,剛結束南北奔波、周遊列縣市的教甄人生,正要進入毫無後顧之憂、大量閱讀的生活節奏。那個時期,每月薪水都有固定比例被我拿來買書,不過除了書我其實也很少在買什麼東西。

       博客來、二手書店、回頭書展,是房裡書籍的三大原產地。家裡附近便利商店的店員,因為我實在太常去店裡取博客來訂的書,到最後根本都沒在問我名字,只要我跟他說要取書,他就直接去找來給我了。台南的二手書店幾乎都被我逛遍。您要我畫出台南美食地圖我還要偏頭思索,但一說到二手書店,腦海裡馬上浮現完整的地圖,搜尋時間趨近於 0.00001 秒,速度應該比 google map 還快一點。另外,至高雄城邦每年寒暑假舉辦的回頭書展報到,對我而言就像鮭魚返鄉般愉悅,展期內光臨個兩三次為常有之事。

       後來書籍成長率慢慢下滑,但還是保持在穩定的平原期。房間裡從一開始的四個書櫃,如今已經累積到八個書櫃,具體裝載率接近八成左右,藏書量少說也有兩千本以上,雖然實際看過的數量連四分之一都不到。在這個電子信息時代,一般人一個月看一本書就算不錯的了,我差不多也是這樣,頂多一個月兩本,沒辦法,閱讀步調緩慢嘛。以此速率計,一年十二本,五年也才六十本,五十年頂多六百本。換句話說,若要把書櫃的書嗑完,活一百歲都不夠。

       也因為書海如此無涯,我早就回頭是岸。重質不重量,好好享受咀嚼的興味,不去追逐總量的累積,同時也用緣份的角度、機遇的心態,來進行閱讀。人與書本的相遇就如人與人的邂逅,每次接觸的背後,除了人為篩選也有或然率的運作。多多少少自有其意義在裡頭。不管我讀到什麼,它們都將成為我生命裡的一部份。

       房裡的那些書,於我的重要性不在讀過多少本,而在於它們其實是一種個人品味與價值觀的呈現方式。它們的功能除了是書本,還有空間的裝飾,以及某種內心深處安全感與歸屬感的來源。那八個書櫃就像八尊知識巨人一樣,恆久地靠在牆壁排成一列守護著我。那些書架上,那些浩瀚如海、陳列有序的書本中,有無數智者哲人在那兒等著我。我知道,當我翻開書頁,他們會在。

       我知道,當我拿起第二個書櫃第三排左邊數來第五本書時,馮內果這個老頑童會站在書中某個角落叼著菸對我微笑。我也知道,當我抽出第三個書櫃上排最右邊那本書,一翻開便會瞥見宮布利希坐在維也納森林的草皮上,念著歷史故事給他的愛人聽。我當然也知道,李白就在那本古文選集裡,在那座夏夜晚風的涼亭中,等我和他一同舉杯邀明月。

       在這個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獲取各種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了。根據調查現代人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不過這並不代表愛智求真的人數也跟著減少。事實上,就只是媒介的種類與選項越來越多而已。就像我現在除了閱讀,《羅輯思維》、《鴻觀》、《袁遊》、《曉說》、《老梁》等等,都是時常關注的 YouTube 知識性節目,甚至不用眼睛看,用耳朵聽他們說就好。閱讀僅是得到知性樂趣的媒介之一。書本越來越像是智慧的儲藏室、知識的保險櫃,或是如我剛才所述,一種私人品味的體現。
 

       嗯,明天,開始來讀剛買的村上春樹新書《身為職業小說家》吧!

 

Le Hérisson -  Mademoiselle Paloma

arrow
arrow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