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翅膀的小紅鞋 --- 三歲漢娜向人間說再見
「外婆,我要妳答應我一件事。」
「好,漢娜,我什麼都答應。」
「我要妳答應我,絕對不會忘記我。」
在翻開這本《有翅膀的小紅鞋》之前,就知道這絕對不是邊翻邊笑的愉悅泉源,而是一個早一步離開人間的小生命,所留下來那一串串無價的智慧珍珠。
早知道這真實故事的結局是個悲劇,我只會看著幼小的漢娜一步步邁向死亡的懷抱,看到她的母親徬徨失措、擔心無助的種種言行。
但就像封底編輯筆記所說:
「西方文化有悲劇的傳統,每一齣悲劇便如同命運的縮影;觀者在仰望受苦的靈魂之時,內心也得到洗滌和提升,這便是悲劇的力量。」
在為劇中人流淚、為結局傷悲的同時,也獲得了洗淨後的新生,人生的智慧與體悟,總得經歷缺憾與失去的過程,方得觀之與擁之。
《小小勇士漢娜》
在書裡,漢娜在面臨癌症病痛時,表現出無比的樂觀與勇敢,與周遭的朋友打成一片,一度讓母親忘記她是罹患絕症的孩童。
我想那些病友最希望的,不是別人安慰與同情的言語,不是無所謂的優越鱷魚眼淚,而是有人站在他們身旁,和他們一起面對。
甚至不那麼把他們當病人看,不要懷著落差的眼光,常常我們自以為充滿愛心、自以為關懷,那憐憫卻讓他們感到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漢娜的母親盡量對待她一如昔日健康之時,讓她穿著紅鞋上手術台,漢娜要硬捲餅與葡萄汁、切片番茄加芥末醬,父母與醫生也都順她的意。
漢娜不諱言談死,她要外婆永遠記住她、不能忘了她,還問媽媽說人上天堂後,會不會再回來?
人長越大越老,越害怕死亡,我想是因為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聽聞死亡有多麼可怕,或是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相關的場景,加上大人們談起或遇到總是滿腹悲傷、痛不欲生。
因此看得越多、聽得越多,我們越心有餘悸、心生疙瘩。
但三歲小孩不懂死,沒有死亡的黑暗陰影,沒有概念,就無從怕起。
這裡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說法,五歲以前的小孩大部分都以為死亡只是暫時離開,葬禮之後就能夠再回到大人身邊。
不過五歲也大概幼稚園中班了,我疑惑真的會這樣天真地以為嗎?
《從絕望到新生》
另一方面,漢娜的母親瑪莉亞也經歷了人生最低潮的時刻,不僅僅是漢娜生病那一年間,一直到漢娜過世後三年,她都還未能走出喪女的傷痛。
從一開始聽聞消息的震驚,到憤怒地懷疑上天的安排,心疼、害怕與焦慮的煎熬下,不知流洩了幾公升的淚水,愧疚與遺憾的巨大缺口,就像黑洞一樣把瑪莉亞的靈魂往內吸去。
但瀕死的漢娜,卻啟發了她好多從未思考過的想法,讓她更勇敢面對一切,而過世後的漢娜,也不可思議地藉著不同方式與母親溝通(信者恆信),讓她能重拾力量,再度站起來。
因此瑪莉亞站起來,走出去,組織病友團體,定期聚會,交換生活點滴與心靈成長,藉著寫作與演講,不遺餘力提倡安寧照護的重要性。
坊間有太多教我們迎接新生的叢書,卻很少書籍教導我們面對死亡的心態建設,不管是自己的或親人的,很少書籍告訴我們怎麼療傷,如何走出喪親的陰影。
把愛化為大愛,傳到社會的每個角落,送到每個需要滋潤的乾枯靈魂心上。
從一開始自憐自艾,到自責自省,從失去後的自暴自棄,到最後能自度度人,瑪莉亞為此做了最好的詮釋。
以下是我自書中摘錄的佳句,與各位分享:
「信心不是相信,而是放下所有信念。信心不是祈求事情將來有所轉變,而是來者不拒的平靜心情。信心是心甘情願相信,事情就是如此。」
「生命真正的度量標準不在於長短,而在於過得是否充實。」
「真相往往殘忍又嚴酷;我們無法改變事實,卻可以改變我們與之共處的態度。」
「倘若我真心希望徹底享受生活,就不能老是要求自己與別人,非得把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
「雖然人人都得面對死亡,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被愛。」
「我發現,孤單與寂寞是兩回事:我之所以寂寞,是因為我認定生命有所失落,因此我需要某個人或某件事,讓我變得完整無缺。
但是我現在感受到的孤單,卻是前所未有的充實感;這種孤單的感受使我明白,我雖不完整,卻也無缺。」
「一度差點淹沒我的傷痛,已經在我骨子裡找到新家。我不要驅趕苦難;她已經成了我的優勢,化為我的一部分。」
「我以為別人之所以痛苦,都是自找的。我自己為比他們優越;以為所謂的同情,就是遺憾他們的生活沒有我完美。
我現在知道,其實自己的生活和旁人一樣有苦有樂,只是不願意或看不清事實。」
「同情不是在悲痛者面前表示遺憾,真正的同情,是明白別人的苦難就如同自己的苦難。我們明白自己與他人之間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才知道我們屬於彼此;我們並非獨自受苦。」
「近來,我對於一心試圖找出答案感到厭倦;不再祈禱『拜託、拜託、拜託』,反而開始說『謝謝、謝謝、謝謝』,因為心存感激,我發現每一刻都值得感激。」
「沒有任何一刻可以單獨存在;每一刻都連結著過去與未來。而串聯起每一刻的方式是如此充滿智慧,彷彿不是我在過日子,而是日子在過我。」
「不一定非得找出事物的道理,好好去體會就可以了。」
「不必去害怕恐懼,避免恐懼,因為它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擁抱恐懼,了解它,它便不會那麼可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