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七天》國父孫中山,最熟悉的陌生人
這系列的中國行遊記從北京的十天,寫到了現在是上海第七天。
我想很多從上海部分開始看的或是剛好瞥見這篇而點進來的朋友們,應該不知道我跟俊翰在中國此行的初衷吧。很正常。因為旅行到後來,我也幾乎忘記我們原本是打算去中國騎腳踏車的,而且還是計畫從北京騎到上海,距離約1700公里呢。
《把決定變成對的》
為什麼沒有堅持完成而選擇搭乘火車地鐵等交通工具在這兩大都市遊玩呢,在這裡已不願多提。總而言之,有家庭的因素,也有自己的因素,家人強烈不希望我騎這一段路,而我到後來也屈服了。但與其說屈服於他們的說服,不如說是屈服於自己心裡的不安吧。因為若意志夠堅定、對夢想夠熱情的話,我想無論是誰來阻止勸退,我都會二話不說地堅持下去的。
所以放棄這段單車行其實是我自己的選擇,是我決定放棄這段旅程的。
如果我騎上路的話,或許會遇到相當有趣的事情,也可能會因為什麼而痛苦懊惱不已,總而言之,這段旅程必定會有屬於它自己生命發展的脈絡,而我卻在還沒經歷這些酸甜苦辣的片段之前,就選擇放棄了。
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們就決定走上現在的路,以目前的方式旅行了:在北京與上海搭乘地鐵搭配單車旅遊,中途的路程則以火車代步。換句話說,在起點與終點度過所有的預期在路上奮力踩踏的時間,把原本該花在中間大大小小城市縣鎮如天津、濟南、曲阜、徐州、淮安、揚州等地的日子,共20幾天,全部挪送給北京與上海。
什麼樣的決定才算對或錯呢,其實不管事前事後說都是不準的吧。無論什麼決定,都必然地有好與壞的面向。每個人的感覺認知也都是流動的。當我們享受到美好的部分,當下就直率地肯定了這個決定。但每想到遺憾之處,心頭就又被惋惜與傷感給占據。那到底要說好,還是不好呢?
沒有騎這一段1700公里的路途,我跟俊翰得以有很多時間充分遊歷北京與上海,好好地探索與品味這兩個分別為中國政治首都和金融中心的超級城市。不敢說我們是在作深度旅遊(終究還是表層旅遊吧),但至少能夠愜意選擇景點,然後沒有負擔地待上半天,不用考慮到天黑與住宿問題而奔波趕路。
反之,若抵達北京的隔天,我跟俊翰就跨上單車頭也不回地往南騎去,那萬里長城、故宮、圓明園、頤和園等名勝古蹟,我們此行將沒有機會親臨。上海浦東國際金融大廈的璀璨夜景、莫干山M50創意園的美好氛圍、還有今天所要書寫的孫中山故居行,我也很可能就此錯過。因為我們得趕在時間內到達上海,然後飛回台灣。
因此慢慢地,再一次又一次地思考辯證這些事情之後,我漸漸覺得,這世界上所有的選擇,是不能(或不宜)片面地用好與壞、對或錯來區分定奪的,至少對此刻的我,以及對這趟中國行來說,是這樣。
寫到這裡,我想起大學某個教授在課堂上曾說過一句話:「不管做了什麼決定,就盡力把那個決定變成對的決定。」我想這句話也可以這麼說:「不管做了什麼決定,就放開心地好好地去享受那個決定吧。而且,讓自己沒有任何後悔的理由。」
《無心插柳,決定到南京一遊》
由於我們在上海也玩得差不多了,本來它只是肩負終點站的功能,現在卻讓我們足足待了7天,因此我便打電話回台灣給小雨(幫我們訂機票的旅行社人員),說我們想提早離開。
後來她在回覆的電話中說很抱歉沒辦法,因為暑假期間一周內的直航班機都客滿了。「好的,謝謝妳,那我們就一樣還是預計8月4號離開。」我說。
「俊翰,那我們要不要再挑個城市去玩玩?」我轉頭問俊翰。
「不然去南京好了。」俊翰低頭看著地圖,「中國的六朝古都耶,又有明孝陵、中山陵,跟國民政府的總統府。你覺得呢?」
「好耶,我也是這麼想,南京離上海這麼近,不去可惜。」於是我們買了7月30日到南京的和諧號火車票,又上網訂好南京那兒的旅館,預計待個4天,然後8月3日回上海,準備飛回桃園。
《靜安寺的歛財婦人》
至於今天的行程呢,我們決定輕鬆隨意地在上海市區逛逛,邊逛邊找下一個想去的景點。整日算下來,共計去了徐光啟的墓園、孫中山故居、靜安寺、外灘隧道,和出現在許多電影戲劇裡、名聞中外的外白渡橋。
「徐光啟墓園」其實就是個小而美的公園,婆婆媽媽旁邊在扭腰擺臀地跳舞,兩旁人與動物的石像變成小孩爬上爬下的玩樂對象,波浪起伏的綠色陵寢前則有三五老年人在下象棋。非常怡然自得的小空間。而明代偉大的科學家徐光啟就躺在深深的地底,庇祐這些後代百姓們。
「靜安寺」據說是建於三國時期的古剎,當時這江南地區是孫家的地盤吧,不過寺廟現在的模樣已是歷經多次重建與翻修後的樣貌了,實在令我無法遙想當年。我們並沒有待很久,因為剛到一會兒就有位中年婦女湊上來說要幫我看面相,用宗教理論與術語說了些好聽的話,然後就要我給她功德費。
「妳這人怎麼這樣,我又沒請妳幫我算命,是妳自己跑過來的阿。」
「你這年輕人這樣就不對了,剛剛是佛祖指引我來的呀,你這樣講不是否定神明了嗎?」
「大嬸,妳別唬我了啦,我知道妳是斂財的,我早就遇過了。」
「欸,你怎麼講這話兒呢,我講了那麼久,你好歹也給我點錢買水喝阿。」
我不給,她死纏著我不放,後來還是俊翰來幫我解危,從包裡掏出5塊錢打發了她。為避免類似情事發生,我們趕緊離開了,而結論是:中國的寺廟,最好不要去。
「唉,還沒求得心安就差點被斂財,那些壞人利用寺廟光環行騙,就不怕天打雷劈?」我邊走邊抱怨。
「要是怕天打雷劈就不會當壞人啦。」俊翰說。
《國父孫中山,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天比較有感覺的地方是孫中山故居與外白渡橋。
「外灘隧道」讓我很失望,原本以為會看到黃浦江底下的風光,結果只是坐在隧道車裡,看著隧道內的霓紅光影變化,還有一些假人假道具跳來跳去的,這到底算什麼賣點呢?說時空隧道又沒那個現代感,說鬼屋的話鬼又太弱了,這些設計目的何在,我實在是想不透。
「俊翰,我們又被斂財啦。」我無奈地說。
「孫中山故居」位於香山路七號,香山這名字即來自國父故鄉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國父與夫人宋慶齡女士自1918年至1925年在此處居住了7年,這段期間歷經護法運動、聯俄容共與北伐等事件,過度的勞累奔波讓他的肝病急轉直下,最後於1925年病逝北京協和醫院。
80年代以前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對中國近代史的最熟的兩位政治人物應該就屬蔣公與國父了吧。蔣公蹲在溪邊看小魚逆流而上,國父在廟宇裡打破佛像破除迷思,這些畫面幾乎等同於對國語課本的印象了。
但各位知道,在中國大陸這個毛蔣水火不容的地方,蔣介石是被徹底批判的,雖然近年也有許多專書肯定他對日抗戰的貢獻。但他領導之下的中國國民黨在當時腐敗至極、無力治理中國卻是不爭的事實,也讓毛澤東的解放軍師出有名,迅速擄獲民心。
於是蔣介石在大陸人心中甚無好感也不足為奇了,甚至在台灣他的歷史定位與作為,也隨著解嚴後民主自由風氣的漸開,而被好好重新審視了一番。那位坐在湖畔,雙手托放在拐杖上,多麼慈祥和藹的蔣公,事實上是有其沉重不堪的歷史罪業的。
天使與魔鬼是一線之隔,偉人與罪人往往也是一個面具的距離而已阿。
相較之下,孫中山是唯一在兩岸都吃得開的政治人物了。在台灣我們稱之為國父,在對岸則是思想解放革命的先驅者。然而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我來說,國父在這塊土地上留下的痕跡實在太少,除了國父紀念館、各小學門口的銅像、百元紙鈔和50元硬幣,我不曉得哪裡還可觸及這位從小聽到大的歷史人物。
因此親臨上海孫中山故居,內心頓時湧上一股陌生的熟悉感,很遙遠,但又很親切,有種「我們家的歷史人物竟然在別人家裡看到」那樣的感覺。孫中山故居旁邊是文物館,兩幢建築都是歐式風格的洋房,鉛灰色的外牆,磚紅色屋瓦,屋瓦上枝繁葉茂,綠意盎然。一派清靜悠閒、與世無爭的祥和氛圍。
入口右前方有尊國父坐像,其左腿跨於右腿之上,雙手安放於座椅扶把與大腿,眼神端視著前方,散發出處變不驚的領導者風範。那雙深邃的眼,究竟看到了什麼呢?有看穿時空,預見幾十年後中國之未來嗎?
我們在文物館裡足足待了兩個小時。館方按照孫中山的革命過程,分樓層展出各式各樣的相關文物,衣裝、信件、檔案與影片,內容非常豐富。由於不能拍照,故無法與各位分享我眼睛所見。
但很推薦來上海玩的台灣朋友可以走這麼一遭,除了親自造訪國父的住處,也可以順便看看中國大陸是如何解讀國父的政治理念,繼承革命脈絡,以為其所用的。來中國之前,我曾看過平路的小說《行道天涯—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故事》,因此對於孫中山故居裡的種種特別有共鳴,在此同樣推薦這本好書給大家。
偉人的形象都是塑造出來的,當然他們做了一些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因此變成歷史上重要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偉人。但這些人其實也都是平凡人,有無助脆弱的嘆息,也有暗夜輾轉的眼淚,或許與其偉人的光輝形象相違背,卻都是真實的血肉,讓他們從後人精心裁剪的片面化形像立牌中走出來,成為我們可理解的活生生的溫熱而立體的凡人。
雖然只能從文獻與物件中去想像孫中山這個人,但這樣想像的過程也是很有趣且能夠讓人思考咀嚼的。在文物館與故居裡的兩個小時,儘管肚子餓扁了,卻過得非常滿足且充實。
後天我跟俊翰即將到南京去,屆時也將造訪中山陵,我想今天可說是一趟很棒的行前暖身吧。
外灘北部的「外白渡橋」是我們今日的ending place,很好的一個收尾景點。在這座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上頭走過無數中外重要人物和松滬會戰其間數千難民的橋樑上,看著黃浦江吹風,彷彿風吹過來都有歷史的味道似的。
在某個時空交會口,這道風或許同時吹撫過了我與孫中山的臉龐吧,我突然這樣異想著。
========================================================
《上海第七天》相簿在此,可自行 點取觀看
《上海第七天》精選照片
徐光啟紀念館,位於徐匯區
徐家匯天主教堂,建於西元1851年
徐光啟的墓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個動物好像動畫角色 有趣照片,文官向孩童作揖
徐光啟的綠色起伏陵寢,明代大科學家長眠之地
這位阿婆與孫子的合照,很和樂的氛圍
這家蛋塔店據說很有名,但我不愛吃這東西
孫中山故居到囉,香山路 共同的歲月,夫妻倆文物展
不是建國百年嗎?怎麼坐到對岸去了阿?
我的中餐,東坡肉,好吃到痛哭流涕
淮海中路,上海市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斂財婦人那時尚未出現 我們又到外灘啦
和平飯店,上海市第一幢現代建築喔
這個小孩的骨頭真軟Q。我們正要去外灘隧道
外灘隧道的觀光車廂,不好玩,不推薦。
中國海事?我在台南海事教英文耶
這就是外白渡橋,近年剛重新翻修補強完畢
太可愛的父女了 而且還是雙胞胎,不拍不行
南京路步行街,吃晚飯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