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孔子 --- 風采與黯然,痛苦與領悟

        昨天看了《孔子:決戰春秋》這部片,其實沒想像中差。
    
        許多畫面都很有質感,配樂也不賴,故事呈現起來還蠻順暢的,一點也不覺得悶,但也沒有到發哥口中那落淚的境界啦。
    
        這部電影算是被中共的官方媒體們給害慘,如果不要刻意地「抑阿凡達捧孔子」,不要神經質地操作這操作那,不要把整個市場機制與華人電影圈當成瞎子或傻子,那《孔子》的票房與評價應該會好一些。
    
        另外發哥說的「死也不看阿凡達」與「看完孔子沒落淚還是人嗎」等言論,在媒體放送之下,更讓我對孔子的好感度直墜冰點。
    
        老百姓的心有著恆久不變的特性:「越是禁的越是火紅,越是吹捧越不買帳」。
    
        因此《阿凡達》雖然被減廳讓廳,依舊帶領眾人飛到外太空登上潘朵拉星球,反觀《孔子》縱使有官方護持,卻連隻《喜羊羊》都追趕不上…。
    
        孔夫子在九泉之下知道過了2500年自己還是落寞不得志,不知道會不會哭哭?


風采與黯然,痛苦與領悟

        這部片主要是要呈現孔子在「從政之初的風采」與「顛沛流離各國的困頓」種種時局下的操持與作為。
    
        因此劇情可以分成「崛起」、「重用」與「顛沛」三個段落,氣氛轉折則以「季孫斯冒魯君送玉玦給孔子,使其心灰意冷離去」為分水嶺,
   
        從「舌戰三桓救陪葬小童」到「齊魯莢谷之盟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孔子辯才無礙、冷靜機警的模樣像極了孔明。
   
        大動作「隳三都」證明了孔子始終是名思想家,在奸險的政治叢林裡,只會碰壁碰得頭破血流。有高尚理念,但沒有靈巧的手腕,有政治願景,卻學不會政治手段。
    
        當然這也更顯示出孔子的高貴情操,在悲劇性遭遇的襯托之下,其無悔的堅持著實令人感動。
    
        「武子臺平亂」震動魯國君室,也讓隳三都的政策隨之流產,孔子不再受旅君信任與青睞,頭上的冠冕轉眼間變成了身外之物。
    
        接著就是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後世如此美名,事實上孔子與弟子們卻是在顛沛流離中渡過,嚐遍人間冷暖,看盡世道的崩壞不堪。
    
        周朝的禮樂理想在春秋末期已成明日黃花,爭戰不休的各國只懂得權謀與干戈,弱肉強食的法則才是生存之道,孔子「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為統治者所不耐,並非意外中事。
    
        在那樣亂世奪權之時,孔子的治國哲學太過理想化了。
    
        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大家比的是機心與拳頭,而且打仗是要犧牲流血的,「愛人與殺人」這理念與行為之間是要怎麼接合呢?
    
        不過當改朝換代後,在國家社稷需要穩定下來的時刻,孔子的儒學又會被奉為圭臬,因為那樣的倫理綱常能安定人心,利於上位者的統治。
    
        在周遊列國的後期,年歲已高的孔子大概也領悟到,眼下的亂世局面不是它能夠扭轉的了,只能從教育方面著手,把滿腹理念化為文字寄予後世子孫。既然時不我予,那麼至少把火炬給傳承下去。


     
        周潤發將孔子演得很好,不管是躺在泥沼中仰天大笑,還是抱著顏回屍體低頭痛哭,甚至是最後跪在魯國城門前放聲大喊「終於回來了」那一幕,都有把至聖先師光環之外的情感面向給帶出來。
    
        周迅演衛國南子再適合不過,俏皮靈邪的神眸真的美到會勾人的魂。從《畫皮》到《孔子》,她演起狐狸精之類的角色好像無人能出其右的樣子哩。
    
        最後我要說的是,《孔子》有其一定的水準,會評價這麼低,很大一部分被官方宣傳搞爛掉,不帶任何預設立場去看的話,我想應該是會獲得滿足的囉。

    


孔子電影預告


孔子電影主題曲幽蘭操王菲演唱


幽蘭操歌詞 (全詞大致就是孔子的人生心境轉折)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採而佩,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採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孔子電影劇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純白裡的繽紛 的頭像
    純白裡的繽紛

    純白裡的繽紛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