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啊哪啊神去村 --- 生命的反璞歸真
前幾天,表哥推薦我看了這期【商業週刊】一篇名叫《方便》的文章,作者是金惟純,內容主要反思智慧型手機及其它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高度方便性對於人際關係與人性本質的影響。我覺得寫得很好。
裡面有段話是這麼說的:
「很顯然的,現代文明發展的主軸,就是讓所有事物更快、更多、更大,其結果,是每個現代人都消耗更多物資、吸收和發出了更多的訊息、見過更多人、去過更多地方,都是因為一切都太方便、太好用了!普遍的現象是,大家活動力變大了,感受性卻變低了。人和自己、和別人、和大自然的關係,都更複雜、更膚淺。簡單說,生存狀態有改善,生命品質卻倒退。」
這段話讓我想起前陣子看的《哪啊哪啊神去村》這本書。
故事裡,主角平野勇氣高中畢業後,在母親和導師的特意安排下,從橫濱被送到了遙遠的位於深山裡的「神去村」,擔任林業的見習生。試想,一個都市叢林長大、生活圈便利無比的小男孩,莫名其妙被發配至幾乎沒有科技產品可言的偏僻山鎮,養護起真正的廣大森林,可想而知定是百般抗拒、萬分掙扎。
但隨著時間經過,勇氣慢慢習慣村裡悠哉游哉的生活步調,逐漸融入村民間淳然自得的相處模式,在這僻靜小村裡,瞭解到生命緩慢的意義。
「即使再怎麼匆忙,樹木也不會加速成長,所以,大家都吃飽睡飽,明天繼續過哪啊哪啊的日子。幾乎每個人都抱著這樣的態度。」勇氣說,「雖然我嘴上說不喜歡、不喜歡,但其實已經漸漸走上了林務這條路,難以想像初來乍到時,我居然試圖逃跑。」
山林生活與都市生活最大的不同,我想是對於生命的態度,及自己在天地間的角色和定位。
居住在現代化的城市,時間就是金錢,人脈就是錢脈,我們總把迅速、方便奉為行動圭臬,將應酬場面的觥籌交錯視作交際必然,但就如同金惟純在《方便》一文所述,科技文明進步了、生活條件提高了,心的感受力卻降低了。我們慣於透過智慧型裝置來認識這個世界,而非直接去感受那些美好。我們將人際關係看成職場成功的籌碼,勝過在這些情感中覓得純粹的感動。
於是生活水準或許提昇了,但生命品質卻往後退。
勇氣在協助整護山林的過程中,體認到對於山、對於森林、對於大自然,不可以短淺目光視之,要把眼界拉遠、格局放大,丟掉急功好利的算計,把自身安放於與天地共存、萬物共榮的位置上。
想想看,現在栽下一株樹苗,可能要到孫子或曾孫那輩才能夠砍伐,同樣地,現在砍的樹群幾乎也都是祖父或曾祖父時期種下的,當習慣用五十或一百年為單位思考時,對於地球的永續發展自然更有概念。
在這種生生不息的宇宙觀的陶冶下,住在神去村的勇氣,和之前在便利商店打工時候相比,對於自己的存在,便有了更多的認同感與使命感。從資本主義產業鏈一顆可有可無的齒輪,搖身成為維持天地人三方平衡的小勇士。從一個對前途消極、胸無大志地活著的高中生,變成肩負照顧森林這神聖任務、以及被山神所賜福的護山使者。
「山上每天都展現出不同的表情,樹木每一秒都在成長或衰弱。或許只是很微小的變化,但如果錯過這些細微的部份,就絕對種不出好樹,也無法讓山林維持萬全的狀態。」在神去村居住好一段時間後,勇氣這麼說。
「所以,不能因為人類的喜好到處種樹,就以為可以高枕無憂,重要的是永續循環,如果擱在一旁不養護,根本不算『愛自然』。必須協助森林自然地循環,維持良好林況,才是真正的『愛自然』。」
除了與自己、與自然的關係獲得改善,遠離資本主義掛帥、商業利益至上的社會後,人與人相處起來的質感,也變得真誠、單純許多。
書中的人物們,包括粗獷黝黑、性格直爽的飯田與喜,動作緩慢、心思細膩且長得像饅頭的繁奶奶,整天活蹦亂跳、因沒有幫忙到撲滅山林大火而心情沮喪的小狗阿鋸,和勇氣心目中的女神、在神去小學擔任教師的直紀等,這些角色與勇氣的點滴互動,總是那麼地純淨和質樸,讓人時而莞爾,時而溫暖在心。
原來免去了高科技的便利性,等在前面的不是蠻荒的黑暗,而是人性的反璞歸真,以及對這長年被人類嚴重剝削的世界的一份敬畏、感恩和責任心。以此反思理念出發而寫成的一本小說,無怪乎受到宮崎駿的青睞與讚賞,讓他忍不住說道:「好想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阿!」
不過話說回來,小說也好,電影也罷,一個富有意義的好故事無論置於何種載體,都會在讀者或觀眾的心中引起共鳴。重點是這份共鳴的漣漪,在內心的湖面,到底劃出了多大的同心圓,而這些美麗的波紋,又將蕩漾多久的時間。
=====================================================================
書裡記下來的句子:
「勤於整護山林,就有乾淨的水可以取用,水順著循環也會流入海洋。整頓自己國家的山林,對於隔海相鄰的其他國家,乃至於整個地球環境都是有助益的。」
「你應該多住些日子呢哪。如果現在逃走了,我會告訴我的子孫,『有一個從橫濱來的平野勇氣比金針菇還要脆弱,是一個完全派不上用場的米蟲』,一百年後,你會成為這個村莊最弱的傳說。」
「繁奶奶和美樹姊的聊天之中分不清是充滿殺氣,還是貫徹勇於面對現實的務實態度。在面對事情發生時,如果沒有『哪啊哪啊』和『這也是沒法子的事』這種心理準備和堅強,也許就無法在神去村生存。」
「對了,橫濱家裡打電話來,問我中元節要不要回去。即使有暑假,我也不想回去,我現在一刻也不想離開神去村。村莊的景象一天比一天更朝氣蓬勃,百看不厭,即使被山跳蚤咬,即使被水蛭叮,我也不想離開。」
「這就是山的魔力嗎?就連野蠻人與喜也變得虔誠,我終於可以理解進入神域之前要淨身的理由了。深山的這種奇妙難以用理智和平地上的常識來理解,令我有種害怕,但也同時感受到樂趣。雜亂的部份和某種力量堆砌出井然有序的部份複雜地交織在一起,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神去村根源的瞬間。」
「不管我有沒有遇過神隱,山都很可怕。我之前在山上工作時,曾經因為突然遍天差點遇難,但我從來沒想過不再上山。因為我受到了山神的祝福,所以,活著要上山,死也要死在山上是天經地義的事。」
「呼喚我的並不是山,而是直紀的身影。也許對我來說,直紀就像是山。總是令人生畏,讓人不敢靠近一步,但永遠都是那麼美。」
「想要木材上沒有樹結,打枝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砍除多餘的樹枝,可以避免營養分散,也可以使所有樹木都可以照到陽光,更可以將山林大火控制在最小範圍。」
「為什麼村民平時也不能進去神去山?為什麼有人不願意讓我參加祭典?一切都是為了保護神去山的森林。眼前的壯觀讓我深刻了解到多年來,神去村的村民從來不亂砍亂伐巨樹,細心地呵護這片森林,代代相傳。」
「如果在大都市,因為身旁有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哪有時間一直搞曖昧,不如去找下一個女人』,但神去村不一樣,用繁奶奶的話來說,『進展順利,只差臨門一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