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搖籃 --- 謊言真相之間,總是曖昧
這幾天把馮內果的《貓的搖籃》看完,作為創作高峰期的經典作品,這本書承襲了他一貫的黑色幽默與辛辣諷刺,讀來字字機鋒,針針見血,讓人心驚膽跳。
以約拿為第一人稱的敘事主角,去探訪原子彈投下廣島那一天美國的重要人物們都在做些什麼,準備以此寫成一本名叫「世界末日」的書。
當他訪問原子彈之父霍尼克博士的子女「爸爸當天做了什麼的時候」,竟然發現霍尼克那一天的興趣,就是翻花繩。
他翻出「貓的搖籃」逗弄小諾頓,且口裡還吟唱著貓的順口溜小調,平常忙於科學實驗的嚴父竟破例地變成哄小孩的老爸?
讀到後來才發現「貓的搖籃」是一個隱喻,影射宗教和政治的本質全是虛幻的騙局、刻意的花招、華麗的表演。
大人編給小孩看,小孩被逗得笑了出來,大人見目的達到,所以編得也高興。
「貓的搖籃只不過某人雙手之間的一大堆叉叉而已,小孩卻一直盯著那些叉叉。」書裡這麼說道。
「貓的搖籃」當然可以象徵各種人為矯飾的假相,但在書中,它最明顯的指涉則是「布克農教」,一個因為真相太可怕而開始提供謊言撫慰人心的宗教。
它在一點也不重要不特別的「聖羅倫佐島」上被創造出來,就是因為這個共和國太平庸無趣,所以要編造一些英勇與神聖事蹟來讓人崇拜。
島上的暴君馬卡比不僅刻意宣揚所謂「百位民主烈士」的荒誕功績,還與布克農唱起雙簧,聯手打造了最精心豪華的騙局。
一個扮暴君一個裝宗教領袖,演出一而再、再而三自以為天衣無縫卻可笑至極、實為縱囚記的神蹟越獄。
為了要推廣「布克農書」,所以禁它,為了要塑造布克農聖人的形象,所以裝得像是在迫害他。
因為歷史告訴我們,事越禁越旺,人越被迫害越偉大。
在這個島上,一方面有「布克農書」以真相般的謊言來「安撫」人心,一方面又有嚴刑峻法來控制行為,不管犯了什麼芝麻小罪,馬上有國家級刑具「鐵勾」伺候(當然一切都是捏造)。
這正負兩股力量的加諸施行,竟然都是有所規劃的詭計,而暴君與聖人則是兩個最重要的主角,在這齣精彩好戲缺一不可。
雖然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本來就很難說,但這裡可以很明確得到一個結論,政治語言百分之兩百都是假的。
真覺得馮內果寫政治操作與宗教發展真的寫到骨髓裡去了,不愧為美國文壇上的經典諷刺大師。
但這還沒完,故事的荒謬結局才是最大的諷刺。
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原子彈之父霍尼克秘密發明了可以讓地球上一切水體結冰的毀滅性物質「冰-九」,這東西在死後被三個子女瓜分掉。
但愚蠢的後代卻讓「冰-九」流了出去,於是地球上的一切全遭到冰封,人類生命遭到了終結。
什麼革命,什麼統治,什麼宗教,都變成一場虛無的表演,為國為民的、慷慨激揚的、處心積慮的,在一瞬間全沒了意義。
馮內果說:「人是邪惡的。人製造不值得製造的東西,知道不值得知道的事。」
因為「人性不只荒謬,簡直無可救藥。」
要拯救地球,或許真的要先把人類的活動全部冰封吧,唉。
作者簡介 (出處)
馮內果(Kurt Vonnegut,1922-2007)
美國文壇大家,黑色幽默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第五號屠宰場》、《貓的搖籃》、《冠軍的早餐》、《囚犯》、《時震》等。曾在康乃爾大學就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航空部隊,戰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人類學,四○年代後期成為記者和作家。著有十多本極受好評的小說和無數的短文和評論。
1963年《貓的搖籃》出版時他被封為「真正的藝術家」,1968年《第五號屠宰場》一書的出版,更奠定了他在美國及世界文壇的地位。他慣有的黑色幽默、諷刺的筆調和豐富的想像力,自1959年起就擄掠了全美國的注意,他確如英國作家葛蘭姆.格林(Graham Greene)公開推崇所言:馮內果是當代美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