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風的歌 --- 再也,回不去的從前 (上)
  
       「一切的東西都過去了,誰也沒辦法捉住這些。我們就是這樣活著。」                                        
                                                                   ~ 村上春樹
    
        最近看了村上春樹的出道成名作《聽風的歌》,看完一遍又看一遍,總共是兩遍。
    
        由於整本小說不到兩百頁,加上筆觸比較輕盈,因此如果沒有特別留心的話,很快就會順順地看過去,然後不知不覺就翻完了。
    
        我是在一個轉涼的深夜把這本書讀完的,當時我把眼睛閉上,試著讓視覺先休止一會兒。
    
        在黑暗中,我感覺到一股輕輕柔柔的哀愁,如穩定而有節奏的浪潮把我往海中央推送,一波接著一波。
    
        不論我怎麼樣用力划阿踢阿,都不能再往回一些些,只能眼看著岸上的一切,越來越遠、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
    
        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是莫名地想延續這種的情緒吧,我決定再看一遍。
    
        有那樣的衝動從心底湧出來。
    
        於是我又重頭開始看,從咒罵有錢人的老鼠、九根手指的女孩、傑氏酒吧裡沒有停過的一首首寂寞樂曲、海邊長長的突堤,到必須離開了的夏天的尾聲。
    
        看完,已經快半夜三點了。


記憶的殘念,回不去的從前

        《聽風的歌》是一本詩般的小說。
    
        它真的就像一陣微風,輕輕地吹拂過記憶的深處。
    
        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一個人坐在海邊看。
    
        想像一下,在翻看個幾頁之後,將雙眼閉上,吹著海風,聆聽浪花的聲音,或是什麼也不想,就靜靜地看著前方無盡延伸的海洋。
    
        多麼美好的空間畫面阿。
    
        我覺得這本書處處充滿了「記憶的殘念」。就像海浪一樣。
    
        海浪雖然不斷地拍打著海岸,沒有間歇、停滯的一天,但若想伸手去攫取,那是會落空的,唯一能夠稍稍觸及的,只有破碎後的水花罷了。
    
        即使下一秒又會有新的浪進來,那也已經不是當初的浪,只有美好過後的殘念,像一枚枚無助的空貝殼,擱淺在事過境遷的心上。
    
        書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村上對於已逝歲月的緬懷與惋惜,對於自我存在的檢視,以及對於彼此互相重疊的生與死的思考。
    
        那個夏天,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多驚心動魄的事情,嚴格說起來是平淡得可以。就只是單純地遇到一個唱片行女孩,兩人一起看海、吹風,跟一個好朋友喝酒、打彈珠台,大概就這樣而已。
    
        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令人難忘。
    
        人生並不像暢銷故事的情節,一定要峰迴路轉才有難忘的可能。我們常常會想起某件人事物,但對於為什麼,往往找不到什麼特別的原因。
    
        甚至在很多時候,過去的好幾段瑣碎記憶,會沒有理由地被內心給連結起來,它們之間不會有完整的故事線,因為回憶這東西本身就是片段的、破碎的。
    
        這就是《聽風的歌》的敘事方式,雖然表面是在講1970年的夏天,但我們卻看到了主角「我」生命歷程的其他片段交替著出現。
    
        如交往過的三個女朋友、小時候看病的醫生、窮人家小孩的高中同學、電台的心情點播、還有哈德費爾的生平與作品特色等等…。
    
        或許是因為這樣,才讓我讀起來有一種「被重視」的真誠感覺,因為我覺得村上此時此刻彷彿只對我訴說著他的故事。他沒有很刻意的呈現一段劇情給我,而是把赤裸的內心攤放在我面前。
    
        他所說的,又是人生中的種種「失去」,這是每個人一路成長過程中感受最深刻的事情阿,因此讀起來當然會有共鳴。
    
        「回不去了」這種不可逆的時間性所造成的遺憾,在很多人的心上應該都是一個永恆的缺吧。
    
        但一切好像也不是就那麼無可救藥。
    
        書裡不只一次地提到,如果能從悲傷的事情中學到一點什麼的話,那似乎就有足夠的理由能夠活下去了。
    
        一開始的寫文章自白:「當然,只要能夠繼續採取一種從任何事物都學到一點東西的姿態的話,年老或許並不怎麼痛苦。」
    
        最後17歲女孩的信中也寫道:「人不管從怎麼悲慘的事情都可以學到一點什麼,因此才能夠繼續活下去,那怕多活一點也好。」
    
        這是書中對於「失去」的積極思考面,要看成自我安慰也好,不得不為的振作也罷,至少我覺得這樣的想法蠻實在的。
    
        回不去是一定回不去的了,但如果這些失去能換來對世界的一點點了解,那麼失去的,就讓它隨風去吧。
    

我、老鼠、傑,三位一體?

        說真的,我看完兩次《聽風的歌》,完全沒有想到這樣的解讀。
   
        但後來搜尋一下網路上的心得,看到了「三位一體」的說法,覺得還蠻有趣的。於是又翻了一下書,我個人的感覺是這樣:
    
        「我」是以多年以後的自己,在看著當年的逝去。
    
        「老鼠」則代表當下的自己,在看著當下的失去。
    
        書裡有提到老鼠在夏天接近的尾聲時候,悶悶不樂,對於人生的本質、寫作的意義感到沮喪,或許女孩子也佔了那麼一點原因吧。
    
        這部分與「我」的體悟,其實是重疊的,只不過一個是發生在當下,一個是多年之後的記憶回溯。
    
        至於傑,我看不出有什麼共通之處。
    
        其實在小說裡,每個角色多多少少都是一部分的作者吧。
    
        傑或許帶有村上的些許影子,他被動地聽著音樂酒吧來來往往客人們的心聲,如同當時現實生活的村上春樹。
    
        甚至那位虛構的作家戴立克.哈德費爾也是一樣。
    
        「寫文章這種作業,是對無法改變的自己,與包圍著自己的事物之間的距離,作一個確認。必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比起宇宙的複雜度來,我們這世界簡直像蚯蚓的腦漿一樣。」
    
        上述的這兩句話,其實也是村上自己想說的話,只是借哈德費爾之口來傳達罷了。


        
===========================  待續  ============================== 

相關連結

   聽風的歌 --- 再也,回不去的從前 (下)


George Benson - Rainy Night In Georgia (電台之歌)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 Who'll Stop The Rain (電台之歌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