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去春又來 --- 四季更迭,人生輪迴

        如果你已經厭倦好萊塢式的商業電影,不如看看這部簡單卻富有禪意的電影「春去春又來」。
   
        這部電影以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分成四個章節,分別代表了一個和尚一生中的四個階段:孩童、少年、成年、老年,而最後又有個春的尾聲,比喻生生不息的輪迴。
    
        電影裡場景之優美,如詩如畫,而故事就發生在一座浮在湖面上的佛堂,小佛堂裡住著老少二僧,由於被湖水包圍,因此出入都單靠一葉扁舟。
    
        我想,湖中的佛堂或許比喻人心的安寧淨土,你得划過世事紛擾的湖水,才能直至內心的深處,心靈才得以棲息。
    
        贖罪,是這部電影裡的主題,以下涉及劇情,怕踩雷者可以不看。

春:
        
        在春之章裡,小和尚因為貪玩,把石頭用細繩綁在小魚、小青蛙、小蛇的背上,被老和尚給發現,於是在半夜裡,他也用石頭綁在小和尚的背上,並要他去尋到並釋放那些被他綑綁的小動物們,不然此殺生的罪孽將會跟著他一生。
    
        後來當小僧發現小魚小蛇時,牠們卻已死去,愧疚的小僧只好放聲大哭。

夏:

        接著很快就到了夏天,男孩也長成青年,此時正好有位婦女帶患病的女兒來廟裡求醫,少僧正值血氣方剛之際,遂與長住的少女兩情相悅,發生了關係,結果被老僧發現。

        老僧耳提面命地叮嚀:「淫念會帶來佔有慾,而佔有慾會導致殺念。」但少僧卻聽不進去。
    
        後來女孩病癒之後,老僧催其離開,少僧耐不住相思苦,也悄然離去。

秋:

        若干年後,鏡頭帶到楓紅的群山,和蕭瑟的湖水,逃離到世俗的少僧回來了,但卻是因為愛妻出軌,憤而殺妻逃逸,返回湖中佛堂。
    
        老僧在廟前用貓尾沾墨,寫下一大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徒弟用殺人的凶刀逐字刻完,以洗淨罪孽。

        但此時兩名查緝的警察卻追到廟中,要逮捕徒弟歸案,徒弟直刻至隔晨才全數刻完,但還是得接受法律制裁,被帶離山中伏法。
    
        徒弟離去後,老僧在舟上堆疊柴火,駛至湖面上,引火自焚。

冬:

        大雪紛飛,山中一片銀白,湖面結冰如平地,徒弟出獄後再度回來,整理破舊荒廢的佛堂,繼承老僧的遺志,過著修行的生活。
    
        有一位蒙面婦女抱子前來,就在夜裡離去時,落入徒弟平時取水所挖的冰洞裡,徒弟心痛之餘,深知自我罪孽未清,更堅定了贖罪之念。
    
        於是手抱一佛像,身背一圓石,開始爬山,他爬至最高峰,將佛像擺在至高處,照看著圓湖裡那一方小佛堂。

春:

        徒弟年老時,那婦女留下的嬰兒已長成男孩,就如自己幼時跟隨老僧生活一樣,一切彷彿輪迴般地再現。   
    
        此也暗喻生命之生生不息,春天也代表了人生中新希望的萌芽。

    
        結構簡單卻完整,故事易懂卻深遠,全片雖只一百三十六句對白,但更多的感受與體會是透過畫面散發出來。
    
        美麗的四季景象,讓身處湖中的佛堂,似有靈氣環繞,群山間那層層濃霧的烘托,更讓此地有如仙境,真的令人覺得,寧靜的力量,要比噪音或是雷聲來得更巨大。
    
        此片在國際間也有獲獎不斷的肯定,更特別的是,此片的導演金基德之前的電影風格,本以暴力美學與性為主題,但此片卻充滿乾淨簡單的佛學精神,導演自己更是客串片裡的中年徒弟。
    
        這部「春去春又來」,或許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體悟。
    
        好片,推薦給各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純白裡的繽紛 的頭像
    純白裡的繽紛

    純白裡的繽紛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