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 --- 那一個,用血和淚寫成的夏天
昨天去看了期待萬分的「一八九五--乙未戰爭」,在去看之前有上來做做功課,發現好雷與負雷的比例,是壓倒性的九比一。
搜尋了一下資料,也大概知道這部片的走向不是戰爭史詩片,而是著重在民族與家庭之間的掙扎。
描述客家抗日英雄吳湯興和姜紹祖,在抵抗日本佔領時,內心中那種弟兄士兵與家人妻小之間的拉扯與抉擇。
一八九五《親情與民族的拉扯》
一八九五年,血和淚流滿了台灣的土地,那一年的盛夏,戰火綿延,死傷慘重,從北到南每片土地,一一被插上了日本的太陽國旗。
在那樣不堪的年代,民族精神讓人看了深感振奮,但背後的無奈和悲壯卻令人心碎。
對於吳湯興來說,他堅守的是民族的尊嚴,打拚的是子孫的未來,但是他的妻子黃賢妹,做為一個女人,要的卻是現在,是平平安安的生活。
國族與家庭,未來與現在,妥協求全以活命,卻得改做東洋番,誓死抵抗到底,又必須忍痛割捨家庭。
在這兩難的局面下,吳湯興捨去私情,選擇了大義。
這樣的掙扎,十九歲的姜紹祖也同樣面臨著,做為一個熱血青年,他腦裡想著就是把東洋番打回去,雖然年紀輕輕的他不免還是會害怕,於是在夜裡回到家裡看妻子。
但與其說這是膽小在尋求安慰,我覺得更像是訣別,他知道時候差不多了,勢單力薄,孤立無援的義勇軍,能撐一天算一天,生命隨時有可能奉獻給這塊深愛著的土地。
吳湯興也是一樣,雖然有人質疑,自己的屬下阿土死了,怎麼還有心情回去跟妻子溫存,但看過電影就知道,緊擁著丈夫的黃賢妹是淚流滿面的,她說:
「我無法想像今天躺在那裡的人如果是你,我會怎樣?」
那種捨不得與害怕的心情,讓她只想緊緊抱著吳湯興,因為明天,也許不會有明天了。
那是訣別,因為明天的再見,或許就是永別。
那麼用力要抓住深愛的對方,抓住最後一點什麼,我覺得那是很動人的情感。
另外,土匪頭子是李興文所飾,雖然他沒有娶妻,但他不是沒有家庭,他有一幫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弟兄們(雖然他們是強盜土匪)。
當他看到自己的兄弟中彈血流不止,他激動地要他勇敢當個男子漢,自己卻痛哭不已,他也知道打上一仗是踏上不歸路了,但有英雄可做,誰要當土匪?
於是裡頭的主角們,或是說當年的英雄們,就在親情和民族兩者之間做出痛苦的決定。
英雄往往連著悲劇,或許悲劇能讓英雄更像個英雄吧。
我覺得在那個時代框架下的情感拉扯與抉擇,才是一八九五所要呈現的吧。
一八九五《可惜了,八卦山之戰》
儘管我知道「一八九五」的重點不是放在戰爭場面上,但我看到最後,依然期待會有個轟轟烈烈的八卦山之戰。
但我失望了,我覺得非常非常可惜,因為在前面的劇情鋪陳之下,觀眾理所當然會去設想所謂的八卦山之戰,吳湯興等人的最後一戰,會是怎麼一個呈現法?
這是人之常情,這是很正常的觀眾心理,如果最後一戰拍得好,一八九五的成績絕不只是這樣,關於這一點,海角七號就做得很好。
海角七號的收尾很完美,前面的鋪陳在演唱會上達到高潮,六十年前的遺憾愛情,也在演唱會前有了彌補,因此觀眾的心被滿足了,高高興興又帶著感動地步出戲院。
反看一八九五,就算重點不是戰爭,就算重點是呈現客家先祖傳統生活,是描繪戰爭中的親情與愛情,也該有個精采結尾,能夠震撼人心,讓把觀眾的激昂情緒帶最到高點。
這點末代武士做得很好,誰看了那一匹匹馬與武士們被大砲轟下時,不會激動?誰看到最後勝元倒下的那刻,不會動容?
誰看了地圖前的佯裝打殺,會覺得八卦山之役很激昂憤慨的?大多是傻眼以對,或是徒呼可惜吧?
「我覺得一個片段或畫面,如果夠精彩夠感動,就算只有短短幾秒鐘,那感動是會留在觀眾心裡,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
這是魏德聖在說到重新搭建「台灣人民送別日軍返國」的那個港口場景時,所說的話,我覺得在這裡可以重新拿出來提一下。
為什麼不拍呢?預算不夠?還是導演拍不出來呢?還是覺得沒有必要拍?寫到這裡還是覺得,真的很可惜,「一八九五,乙未戰爭」這是多麼棒的一個題材阿。
一八九五《美術服裝畫面,質感問題》
本片比較多人批評的,大概有三個地方,第一個是角色情感演起太用力,第二個就是片尾的八卦山之戰沒有拍出來,第三個就是質感問題。
關於情感用力,我覺得是因為這部電影很多地方是森鷗外的口白,而重要戰事又都是地圖上的幾行字帶過,感情戲過不了多久又是感情戲,沒有真正的殺戮片段來支持那樣強烈的情感成份。
因此生離死別的安排,有點快有點多有點擠,情感也就滿溢出來,感覺也就太用力了。
八卦山之戰的問題,在上一段已經說過(可惜,可惜)。
來談談整部戲的質感,我覺得「一八九五」之所以感覺像電視劇,倒不是戰爭場面的捨去,而是建築、服裝等美術方面出了問題。
太硬、太新了,所以就會太假。
「投名狀」裡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戰爭時的將士,是怎麼樣的一副模樣,在「集結號」中,在那種兩方激戰的混亂場面,士兵個個都灰頭土臉,蓬頭垢面的。
就算「一八九五」裡打的是山林的游擊突襲戰,但我覺得衣裝與頭髮也太整齊了。
日本軍隊的衣服也太新了一點,從頭到尾都是一樣的感覺,沒有那種從北到南不斷經歷戰事的感覺,我還注意到好幾個日本士兵的黑色褲子尺寸太大,不太合到有點誇張(我會不會太挑剔了)。
既然沒有戰爭場面來營造臨場感,這部份就要靠化妝與美術人員來加強,很顯然他們並沒有做到最好。
畫面的色調也太過優美鮮明,很浪漫沒錯,但太浪漫的同義,就是就不逼真,也就是我說的太假,不夠寫實。
建築與家具感覺也太新,如傳統民居的柱子、階梯和地磚等,感覺起來不太像是一座歷代世居的厝院。
沒辦法,古裝片就是會有這樣的標準,或許預算真的是質感問題的原因,如果真是這樣,那我還是一句可惜阿。
一八九五《文人軍醫森鷗外》
關於森鷗外,前面已有很多版友介紹過,就是那位日本文豪森鷗外沒錯,文章寫得好卻是個庸醫,無力解決瘴氣病的他,三個月後就被召回日本去了。
這部片藉由他的筆來寫出日本人的觀點,用柔美感性的文字來記錄,台灣的見聞和戰爭的殘酷,是個很好的構想。
只是發揮空間不多,演來稍嫌平淡,淪為親王旁邊點頭稱是的軟弱應聲蟲(yesman),或許這是文人的無奈,但文人有筆,筆下有掙扎,但我卻感受不到那掙扎,所以共鳴才比較少吧。
一八九五《電影配樂》
音樂是電影的靈魂,「一八九五」用感動人心的配樂再度證明了一次。
一部電影如果有好的音樂搭配,即使觀眾看完了電影,只要再聽到那幾個音符曲調,那片中畫面馬上會像潮水般湧進腦海裡。
甚至離開戲院後,那劇情和音樂給人的感動,還是遲遲散不去,讓人回味無窮。
跟海角七號的配樂「一九四五」一樣,一八九五裡的配樂重覆地出現,但旋律悠揚壯闊,我並不會覺得煩膩,倒是很融入在其中。
馬修連恩的片尾曲「義民塚」,透著淡淡的悲傷與緬懷,沒有過多的悲涼情緒,反而有股歷史過後一切雲淡風輕的雋永感受。
一八九五《我的結語》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連我都嚇一跳,其實這篇心得文有褒有貶,真不知要選好雷還是負雷。
但國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決定鼓勵多於苛責,還是選了好雷,那些對此片的可惜與感嘆,也是希望下一次能更進步阿。
或許是海角七號與囧男孩的成功,把我的胃口養大,眼光更挑剔了,所以期待中有點失望,不過身為台灣人,基於愛護國片,我還是會推薦朋友去看。
畢竟,想一想也真的蠻感動的,儘管多有瑕疵,但畢竟那段斑駁血淚史,是真正屬於我們的故事阿。
相關連結
藍祖蔚部落格 一八九五:女人與土匪
一八九五:文人森鷗外
一八九五電影MV 馬修連恩:義民塚
維基百科 乙未戰爭
一八九五 官方網站
電影劇照
一九八五年五月,日軍登陸澳底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兵接收台灣
苗栗銅鑼客家村的景象
被土匪擄走的黃賢妹與丫環
我要娶的是妳,不是街頭巷尾的傳說
吳湯興,溫昇豪飾演,危險心靈的詹老師
傳統的大宅院
這是姜紹祖懷孕的太太
年方十九歲的姜紹祖,張書豪飾
北白川空能久親王
思考著下一步要走向何方
森鷗外對怪病束手無策
客家婦女在山明水秀的湖邊漂布
黃賢妹,楊謹華飾
一九八五,最後的一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