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 --- 一山還有一山高

        前幾天重看了1996年的經典舊片《驚悚Primal Fear》,由於上一次看好像是中學的時候,所以雖是老片卻有新看的感覺。
    
        縱使片中男女主角是李察基爾與蘿拉琳妮,但愛德華諾頓實在是太棒了。

        演技收放自如、游刃有餘,把兩種人格詮釋得如此徹底,瞬間的轉換絲毫不著痕跡。
    
        這部出道之作,馬上就讓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演藝之路隨之大開。
    
        李察基爾還是一貫的情聖角色,那倜儻不羈的氣質信手拈來就有。
    
        蘿拉琳妮眼神精明、口才強悍,很適合這種強勢的女律師形象,她在2005年的《驅魔》再度出演律師一角,表現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驚悚》的內容讓我想到了《24個比利》這本書,同樣探討著多重人格的犯罪問題,不過比利為精神病人,艾倫卻是個病態的天才。
    
        另外,此片的架構舖陳跟《嫌疑犯X的獻身》非常相似,幾乎已經水落石出的真相卻都在最後一刻遭到大翻盤大逆轉,攻得觀眾是措手不及,滿臉錯愕。
    
        李察基爾與蘿拉琳妮飾演辯方與檢方兩位律師─馬提與珍妮特,看似是決定這場審判的關鍵人物,事實上卻只是艾倫佈局裡的兩顆棋子。
    
        我心裡的畫面是:
    
        馬提與珍妮特在平地對陣交鋒、鬥智鬥勢,艾倫卻站在雲端上,雙手交叉放胸前,輕輕搖著頭,嘴邊露出一抹竊喜的訕笑,等著他們把障礙清除,理出一片安穩之地給他棲身。
    
        其實,片中的所有人都是艾倫手中的棋子阿,除了兩位大律師,還有獄方與媒體們,連黑人女法官、精神科醫師、陪審團等都在艾倫的算計中做出所謂「專業」的判斷。
    
        這些地位崇高的人物通通敗給一個街頭受虐兒,還自以為把正義處理得極為完善。精神科醫師的果決判斷其實是打了自己大大一巴掌,也讓一直以來可信度備受爭議的精神科領域更加難堪。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就算是雙重人格的罪犯也該受到同樣的懲罰,就算隱性人格犯案,顯性人格是無辜的,但這兩個人格都在同一個人體內阿,不也是屬於同一人所為嗎?
    
        再怎麼樣分裂,再怎麼樣多重,不都是出自同一雙手嗎?
    
        我對此實在不太能理解,那被關的囚犯都假裝是人格分裂就得救了嘛!不過前提是他們演技要有艾倫那麼好啦。
    
        在影片的最後,馬提看著門外滿滿的媒體記者,然後黯然低著頭走向側門離開。
    
        那裡本來是他勝利風光的場域,他或許也早就準備好要迎接鎂光燈此起彼落的閃耀,準備好一套吹捧自己慧眼與直覺的說詞,但馬提再怎麼貪戀名利、再怎麼渴求崇拜,被一個小鬼耍得團團轉的那種心理衝擊,那不敢置信的真相原貌,讓他瞬間變成一具表情木然、眼神空洞的軀殼。
    
        法庭上的呼風喚雨回想起來全成了可笑的幻影,原來讓人毛骨悚然的事物不是鬼魂惡靈,而是充滿各種可能、變幻莫測的人性阿。
    
        第一次看《驚悚》只有被嚇的份,第二次則是看愛德華諾頓的演技,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



驚悚電影預告


驚悚電影劇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