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記事之一唸書如練兵,試卷如戰場
    
        昨天,終於把延宕已久的論文第二稿寄出去了,感覺就像毛茸茸的小熊從籠子衝出來,在春天的草原上滾來滾去似的輕鬆,因此即使這兩天陰雨綿綿,我的心情狀態卻是個晴朗的大笑臉。
    
        今天晚上,教完體育班的學測英文加強班後,看到對面教室三年級的同學正安靜地晚自習,幾片明亮從門窗透出來,映照在走廊地面上,那景緻在黑暗的校園裡看起來份外迷人,因為我知道,裡頭的人,正一點一點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會不會裡面大家都睡死了?)
    
        我幾乎可以想像他們腦海裡正漂浮著各式各樣的知識片斷,同時準備好幾科的東西就會這樣,我也是過來人,所以很明白。
    
        有時候念到累了閉上雙眼,卻在眼前的茫茫黑海中,看到英文單字漂過來,數學公式晃過去,快要碰在一起的時候,突然被親潮與黑潮給沖散了。搖搖頭再閉上眼睛,結果看到胡適與賴和在第一象限的X軸上張開雙手走鋼索。
    
        整個都錯亂掉了。知識打架,時空錯置,科目混搭。雖然小小的走火入魔別有一番風味,但最後還是得把這些人事物各自歸位才得以全身而退。
    
        想想真的很佩服高三時候的自己,能夠把這麼繁複龐大的知識量,按照屬性、難易度與命中率,分門別類地安放到大腦中的每一個位置與角落,而且隨取隨用,不準失手。這對於早就安逸慣了、寫幾頁論文就哇哇叫的此時此刻的我來說,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任務。
    
        高三,這是每個人一生中知識飽和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時刻阿。


念書如練兵,試卷如戰場
    
        對我來說,從小到大遇到考試都會把老師當成假想敵,自己是正義但弱勢的一方,我要橫掃一座座城池,攻城掠地,扳倒邪惡的力量。沒有人喜歡考試,我也不例外,聯考更是讓人神經緊繃,因此我都把自己想像成將帥,領兵作戰的天才將帥,藉此憑添趣味,自我打氣。
    
        其實念書真的很像在練兵,而寫考卷就像作戰。
    
        為了打贏「最終戰」,我們無所不用其極地招兵買馬。看,把頭埋進一本本課本裡猛劃重點,接著閉上眼把它們塞進記憶皺摺裡,這像不像主帥在城鎮間來回奔波,只為了尋找武功高強、決戰之時能派上用場的將士,然後把他們帶回軍營裡擺著?
    
        然而,帶回營裡擺著是擺著,做做樣子大家總是會的,至於決戰之日是要「成王」還是「落寇」,這就得看主帥的駕馭能力與領導功力了。
    
        我就遇過有學生到了決戰日,麾下軍官士兵全部未戰先降的,結果主帥只能咬著筆桿,站在白紙黑字的戰場上,無語問蒼天,看著藍天白雲緩緩飄過窗外,勝負之心已了然。(看這些學生把整張空白的考卷交過來,有種把「帥旗」無條件送至我方的感覺)
    
        除了未戰先降,也有廝殺到一半找不著大將的,怎麼在軍營裡尋覓喊叫就是找不到人,「奇怪,明明說好這天要出戰的阿?怎麼人給消失了呢?」當軍官就這麼落跑了,主帥通常也只能硬著頭皮隨便推一個上陣,幸運的話押對寶,衰的話這座城池拱手讓人就是。(因此說考試也有運氣成分)
    
        通常這種情況還蠻常見的,這就得怪主帥沒有按捺好將士的心。除了請來軍營裡作鎮外,還得常常去跟他討論軍情與戰略阿。人生是不容許「早知道」這三個字的,尤其是戰場上。別人主帥的魅力夠,將士願意跟,但我若魅力不夠,能力不如人,就得更下功夫抓住將領的心。
    
        除了未戰先降的,臨陣脫逃的,還有「全軍覆沒的」,比如我大學聯考時的數學,當初我在寫考卷的時候,非常有信心,覺得我必能在這片滾滾黃沙的塞外邊疆立功,整片戰場觸目所及的城池都有把握能攻下,我早就算計好攻擊陣勢與策略佈署了。結果,兩天後,傳來的不是捷報,而是一張被踩爛的白旗。(我到現在都還不曉得為何我覺得應該有90幾分的數學只考了53?)
    
        當然,從小到大征戰了這麼多場,也有調度如有神助的時候,將領士兵戰馬們全都在該出現的時候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讓我這個主帥很好當,不知不覺就攻下最後一座城池,輕輕鬆鬆打了勝仗,騎著白馬接受百姓鼓掌。
    
        像這種作戰型態,到底要操練多久才夠,要招多少兵馬才足,其實見仁見智。有人幾個月就能打出不錯的勝仗,有人操了三年還打敗仗,因此這很講主帥短期的駕馭能力:「如何在最後幾個月,把軍隊調整到最佳狀態與最高昂的士氣?」還有,「決戰日當天如何不急不徐,見招拆招,羽扇綸巾,運籌帷幄?
    
        一支軍容壯盛、士氣高昂的軍隊,在兩軍激戰的時候,甚至會有猛將投奔助陣。例如,我以前常常在大軍攻到某座沒設想到的城池而屢攻不下時,突然就有某位猛將,騎在馬背上,手持長矛,翻過地平線,迅速靠近,瞬間氣勢萬千地躍上城門,把守將的頭給砍了下來!


打倒邪惡黑勢力吧

        因此,各位高三的學生們,要調整好讀書的節奏,因為那就像操練軍隊,不能逼太緊,也不能放太鬆,要保持一定的彈性空間。什麼時候適合念什麼科目自己要去感受與掌握,什麼時間應該休息或繼續,自己要去安排和設定。
    
        重點看了還要再看,單字背過還要再背,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派上用場,知識不是過了水就好了,而是需要沉澱的,翻一翻書誰都會,但能夠進一步統整與消化才是王道。
    
        我常常覺得去補習班是「去偷學人家怎麼整理知識的」,而不是去一直吞嚥知識與聽黃色笑話(還有看正妹)的,看別人怎麼整理,自己可以學著慢慢整理,自己整理的東西,才會真的重視與珍惜。
    
        而且,現在網路這麼發達,網路本身就是個沒有極限無所不包的資料庫,很多網站也都有別人分享的筆記或整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高更遠。因此,其實不怎麼需要補習的。自己學習利用時間,統整知識,一方面學習有成就感,一方面又替父母省錢,何樂不為?
   
        對我來說,把試卷當成戰場,把自己想成主帥,我要攻克老師的嚴密佈署的城池,打倒邪惡黑勢力,讓看不起我的師長瞠目結舌,讓本來就知道我很厲害的老師驚詫我怎麼能夠強成這樣,讓自己光榮地拿著老師給的受降書(成績單)回家給爸媽看,變成是求學生涯中很有趣的一個「狂想式」的自我鞭策。
    
        只是說,不能光是用力幻想,那你永遠打倒不了邪惡力量的,要擬定自己的作戰計畫,操練自己的大軍,保持高昂的士氣,然後在決戰日一舉攻破眾城池,贏得榮耀與驕傲!
    
        最後,身為老師(竟然變成我以前的假想敵),我要在這裡說聲:
    
        「來吧,打倒我吧,同學們

========================================================

King's Speech - Main Theme
{###_no1kelvin/212/1320115938.mp3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