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第三天登長城,訪明十三陵

        萬里長城,是從小聽到大的四個字,幾乎是有記憶時就有印象的程度。



        記得小時候在社會課本上讀過:「我國的萬里長城是唯一在外太空能用肉眼看見的人造建築物。」雖然後來知道這句話是以訛傳訛、未經證實的片面敘述,但其實也無損長城在心目中的穩固地位。再說,萬里長城根本也沒有萬里長阿,不過也不會因為這樣就失望透頂對吧。
    
        撇掉政治因素不談,從小讀了那麼多長江、黃河、萬里長城的故事,希望有一天能親眼看見的心情,其實一直都有。雖然說不看的話,人生並不會因此就失去什麼,看了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但就是想看一看。
    
        我們包了一台車,其實那是黑心車,在跟司機洽談的時候就覺得那應該是,但因為他說能配合我們的時間,而且要在長城或明十三陵待多久他都會等我們,所以就心想,好吧,那就坐吧。

 Summer Snow 
 {###_no1kelvin/212/1320062952.mp3_###}

長城四問,故宮三問

        那個司機的長相在我腦裡只剩下模模糊糊的輪廓,但他講話時薄薄的嘴唇在動的樣子我還記得很清楚。一路上,他就像導遊一樣地向我們介紹長城與故宮的歷史文化,你可以把那看成是他的熱情與健談,你也可以將那想成他是故意要取信於我們。
    
        「小夥子,我現在給你來個『長城四問』和故宮三問』,如果呢你都答對,那今天我不收你車錢,而且我還貼你那些錢,你說怎樣?」
    
        「好阿。
    
        於是他開始問了:「好,那聽好啦。長城第一問是,長城的總長度有多長?第二問,河北省境內的長城關口有幾個?第三問,長城的起始關口和終點關口分別是什麼?最後,第四問是現今的居庸關,是誰建造的?
    
        結果我們只會第三問:「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印象中這句話也曾經在國小社會課本裡讀過。其它的呢,一題都不知道。車錢還是得乖乖的付。
    
        「師傅,那故宮三問又是哪三問?
    
        「小兄弟,這故宮三問就真的挺難的哩。這第一問是,歷代居住過的皇帝總共有幾位?第二問,那紫禁城裡匾額上有滿文有漢文對吧?有的是滿漢並列,有個卻只有漢文,你來說說看這是為什麼?第三問,紫禁城裡有些地方的門檻被鋸掉,請問你這是誰鋸的?
    
        這次我也只會一題,又是第三問。「門檻應該…是溥儀鋸的吧。因為他喜歡在紫禁城裡騎自行車,因此不顧太后與大臣的反對,下令把這些門檻給鋸了。
    
        還好還好,我有看過電影《末代皇帝》。



其實,只是想親眼看見

        這天是涼涼的陰天,空氣裡的濕度是令人舒服的程度,這種天氣爬長城再適合不過了,唯一的缺點是拍照拍起來,遠方總是霧濛濛的一片。
    
        司機解釋完了「長城四問」與「故宮三問」之後,我們也差不多到了。一下車,就看到一座硬灰色的高大城樓矗立在眼前,這就是天下九寨之一、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居庸關」。
    
        北京市還有好幾座有名的長城,各有千秋,像是依山傍水的八達嶺長城,風光秀麗的慕田峪長城,但礙於時間所限,就只選了比較近的居庸關。
    
        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一書裡說道,旅行的本質其實不過就是「想以自己的眼睛看那個地方,用自己的鼻子和嘴巴吸進那裡的空氣,以自己的腳站在那塊土地,用自己的手摸摸在那裡的東西。
    
        「的確耶,好像就是這樣。」當我親眼看到長城蟠踞在青翠山嶺之間如一條白色巨龍,叢叢點點的人們就走在龍背上,遠方山頭則有巨龍的尾巴無限蜿蜒,一路隱沒入雲,那畫面讓我嘴角漾起了滿足的微笑。
    
        「終於,看到了阿。」我用力地吸飽空氣,走在階梯上的腳步也相對踏實而肯定,一步一步一步,我正踏在幾千年的歷史上面阿,彷彿每踏出一步,腳下都迴響著歲月的聲音。
    
        因此雖然遊客多到讓我眼花撩亂,雖然陡峭的坡度讓我爬到汗流浹背,但還是爬到不亦樂乎,越爬越快,越爬越過癮。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中國人的通病:「垃圾遍地,刻字留名,隨地便溺」。而且很慘的是,我看著城牆上五花八門的、來自各省分的名字時,突然看到「高屎」這個名字,內心譴責之餘又不免噗哧:「這是哪一省的人阿?有人姓高名屎的嗎?
    
        就在我看到「高屎」後不久,我就在某個城垛內頭的角落踩到了濕濕黏黏厚厚的一攤屎,整隻涼鞋差點滅頂在裡面。當時一踩下去整個人還差點滑倒,後來回想不禁拍拍胸脯,呼,如果滑倒的話,這下子就真的精彩了。(吞口水)

        唉,人家說不登長城非好漢,我這回卻是登了長城踩到賽
    
        不過這就是旅行阿,這就是人生阿,有好有壞,有驚喜有厄運,有時候會撿到硬幣,有時候也會踩到黃金嘛。

        我們在中午時分回到停車的地方,然後繼續往明十三陵前進。然後,下起了雨,像老天爺細心灑落的、為了讓大地萬物舒舒服服似的雨。淋了衣服不會濕,沒有任何殺傷力、非常 friendly 的雨。


    
        很快的,我們經過了石碑坊,穿過大紅門,走過神功聖德碑亭,來到石像生這一段。
    
        這是神道沿途我最喜歡的一段了,兩旁有柳樹垂蔭,寬闊的白色石板路筆直地往前延伸而去,路的兩側一座座的石獅、石駱駝、石象、石麒麟、石馬或坐或立,還有一對對文武官員和將軍,靜靜地、彷彿直到永恆似地站著。
    
        漫步其中,我感覺到非常的輕鬆平靜,彷彿上天不僅把雨絲給揉細了,也體貼地把時間給調慢了。

        雖然名義上明十三陵就是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的十三座墳墓,但實際走在其中卻完全沒有任何陰森森的氣氛,反而像個寬敞的風光明媚的郊外大型公園。後來,我們去了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的陵墓。造訪了定陵博物館,也參觀定陵地下宮殿,這是中國皇陵裡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打開的地下宮殿。
    
        裡頭就是一整個冷颼颼,濕氣非常重,我看到了孝端后棺槨、萬曆帝的寶座、跟地面建築一模一樣的屋簷與宮門,還有民眾扔擲在地上為了避陰的許許多多鈔票和硬幣。
    
        不管是長城也好,十三陵也好,這些建築隨著時代的更迭,其價值也跟著轉變了,防禦匈奴的城牆變成中外觀光景點,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陵寢也變成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小朋友咚咚咚進去參觀的古蹟了。
    
        然而這就是歷史有趣的地方,也是身為現代人的一種時代性的幸運。
    
        今日坐到黑心車有點嘔,但何必讓它干擾我登長城、訪明十三陵的心情呢,該去的有去到,而且很愉快、很盡興、很平安地回到旅館,那就好啦。感謝司機的導遊般帶領與解說,還有貼心的老天爺送給我們一整日涼涼的天氣,還有俊翰替我導讀了《萬曆十五年》這本書。
    
        每一日的旅行,都是旅行的一部分,好或壞,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一次相遇,就是一次的緣分,一回經驗,就是一回的學習。
    
        一切的一切,安放於心。



        北京第三天》相簿在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