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 ---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

        昨天夜裡把黃仁宇這本《萬曆十五年》看完,獲得的東西好像比修了一個學期的歷史課所學到的還多,對於中國的歷史脈絡好像更能掌握一些了。
    
        沒辦法,以前歷史課學到的都是被切成一段段的歷史,老師只叫我們背誦那些歷史事件與內容,前因後果提的不多。就算有提,也沒有將視線範圍拉長到幾百年之廣來加以闡述。
    
        與中文書名《萬曆十五年》相比,從英文書名《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切入,其實比較能看出作者想要強調的東西是什麼。
    
        也就是說,見微知著,蝴蝶效應。從平淡無奇的小細節,可以看出整體的走向已然成形,正如書裡所說的「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明明記載上是承平無事的一年,卻成為明朝走向無可挽回之頹敗的關鍵分水嶺。
    
         1587年是首輔張居正去世後第五年,明神宗萬曆因為立儲之事與眾臣意見不和,因而開始了長期的消極怠工,期間不早朝、不批奏章、不出席各項禮儀大典。御宇前十年的精勵圖治,轉成了長期逃避、充做軟性抗議的無為而治。
    
        當然萬曆這麼做的原因,可以近到對皇貴妃鄭氏的過於寵愛,也可以遠到整個文官體系的運作原則、皇帝形象符合倫理道德框架的被期待,與張居正死後一連串清算之後皇帝的心灰意冷與孤獨失望。
    
        至於後續影響,除了明朝覆亡之外,在大中國機器運作的這層意義上,還替積弱不振的清廷與一連串喪權辱國的戰爭,提供了合理的解釋說明。
    
        對於這些歷史因果,黃仁宇一字一句娓娓道來,以宏觀的角度去觀察歷史,以文學的手法去書寫歷史。姑且不論這樣是否過於替歷史人物的言行強加渲染解讀,至少他的評析皆有所本,筆調自信而謹慎,文風流暢且引人入勝。
    
        我不是想鑽研史學,我只是個喜歡閱讀歷史的讀者,黃仁宇這本書是少數讓我一打開就忍不住想捧著一直讀下去的史學書籍,對於他寫作風格與大歷史觀(macro-history)的分析角度也深感喜愛,甚至還到舊書攤去翻找他的著作。
    
        今年暑假有機會到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去參觀了明神宗萬曆的地下宮殿,感謝俊翰沿路所做的《萬曆十五年》的口頭心得分享。

        於我來說,這是一段很棒的導讀,讓我能夠有充分的先備知識,去接觸到這本近幾十年來的史學經典。
    
        最後,希望所有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讀到這本精彩的書,也希望更多人因為這本書而對於歷史有更多的理解與體會。


========================================

黃仁宇 (來源:維基百科)

黃仁宇(Ray Huang,1918年-2000年1月8日),湖南長沙人,曾從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戡亂期間的國軍,後赴美求學,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以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的倡導者之名而為世人所知。著有《萬曆十五年》等暢銷書。


 明神宗朱翊鈞                             內閣首輔張居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