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鼓聲 --- 跟著村上到歐洲走一遭

        前陣子看完了《邊境.近境》之後,我便無可自拔地繼續翻開這本《遠方的鼓聲》,然後又一頭栽進去。
    
        這些日子坐火車通勤時,好幾次有點累打算小睡一下,但又想說來看個幾頁再瞇好了,結果沒想到這些遊記實在太有趣,總是讓我一看就看到終點站。
    
        回程也是一樣,我捧著書,認真地(無可救藥地)好奇著村上接下來還會遇到什麼奇怪的人、發生什麼新鮮事兒,一篇翻過一篇,就這樣一直看下去。
    
        這本書是村上春樹在1986年到1989年三年之間旅居歐洲時所寫的隨筆遊記,裡頭包括了他到希臘、義大利、英國、奧地利等國家的見聞與心得,紀錄的地方除了雅典、羅馬、倫敦這些大城市以外,還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與地中海的島嶼。
    
        與小說比起來,村上的遊記顯得非常地平易近人,當然不是說小說不親切,而是遊記實在太好玩了。不過同樣是遊記,這本《遠方的鼓聲》又比《邊境.近境》還要更鮮豔而豐富。
    
        沒有橫越美國大陸的單調乏味,也沒有外蒙古諾門罕戰場的悲慘沉重,《遠方的鼓聲》裡充滿了鮮活繽紛的風土民情,當然這也跟村上在歐洲期間是長期居住有關係。

        因為夫婦倆同住在歐洲,故感受到的不是吉普車上短暫擦身般的交集,而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日復一日積累而歸納出的深刻印象。
    
        老實說我真的很喜歡這一本旅行隨筆,說看得不亦樂乎絕對一點也不誇張,感覺很平淡無聊的一天都可以被村上寫得很引人入勝。

        連村上太太的性格也在簡短對話中活靈活現,兩夫妻的互動更是常常讓我看了會心一笑,當然我也記下了村上的這句婚姻哲學:
    
        「女人並不是因為有想生氣的事而生氣,而是想生氣而生氣。而且在她想生氣時如果不讓她好好生氣的話,往後會變得更糟糕。」(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樣,但還是先記下)
    
        另外,書裡講義大利人生活習性的那幾章,也真的是精采絕妙得令人捧腹阿,彷彿義大利這個國家活生生在眼前周圍運轉著似的。
    
        在這個居留時間最久的國家,村上則甚至還分項(義大利的小偷事件、義大利的郵政事件…)去細談各種無奈與生氣的事情,像用特製長鉤偷人家包包的扒手啦、職員一邊辦公一邊吃馬鈴薯披薩的郵局、當然還有猛敲竹槓的計程車司機等等。
    
        但為什麼這個讓村上下定決心不可能再去住的國家,卻在旅程的最後階段,當村上開車越過阿爾卑斯山,看到紅白綠三色旗隨風飄揚時,會讓他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呢?覺得好像回到自己國家了似的。甚至經過了三、四年之後,還會感到非常懷念。
    
        「啊,好像再到那個地方去一次。好想再吃吃那個東西。」村上說。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裡我想起了那剛帶畢業的導師班電三乙。
    
        記得他們猶在校時,每當我去看早自修、打掃、或上課,整班經常都混亂得讓我很頭痛。另一班養三乙也是一樣,都是那種失控到令人想撞牆的班級。
    
        我常常想我為什麼必須在這裡受他們的氣呢?why?
    
        但很奇怪,在他們畢業後了的現在,我有時候卻會想起他們,想起他們吵鬧的嘴臉,凡事跟我討價還價的表情,還有那不知該說像戰場還是菜市場的教室氛圍。甚至會想說「再上他們的課一下下,再聽聽他們的噪音一會兒」,心裡竟然真的有過這樣的念頭!
    
        村上在「文庫本後記」這篇裡這麼說道:「世上有『感覺非常好,不過到現在卻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他的臉』的人,也有『相當厚臉皮又很會混的傢伙,到現在還清清楚楚記得他的臉』的人。」
    
        身為學校老師,我對於這句話真的再同意不過了,因為這同樣適用在學生的身上阿。


    
        簡單來說,《遠方的鼓聲》這本書真的就是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村上寫他在各地跑步所遇到的人,寫他吃到的有名無名餐廳的各種美食,寫各場音樂會裡的好的壞的聆聽感受。雖然我與那文字裡的經驗距離非常遙遠,但卻能夠感覺其中有所謂真誠的東西在裡面。
    
        姑且不論這些敘述是刻板印象還是個人偏見,至少村上把他心裡感覺到的,認真地傳達到我們讀者這邊。沒有太多進一步的深入評論,也不是流水帳式的每日紀錄,村上選擇用他內心的筆細緻地去素描外在的風景。
    
        讀這本書就像在看著一幅幅會動的照片圖像,甚至就像在看一部部小電影一樣,他筆下的人事物是這麼樣活跳跳地躍然紙上。身為他的讀者,這樣享受地翻著他的書,我只能說自己真的很幸運。
    
        這本書最沉的一篇,應該是那篇「凌晨三點五十分微小的死」吧。
    
        在這篇近乎獨白的短文裡,村上用內心的筆去勾勒內心的風景。當時他正在寫著《挪威的森林》,因此在字裡行間有著「挪威的森林式」的濃濃陰鬱氣息,讀著讀著也讓我想到《挪威的森林》裡的那一句名言:
    
        「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
    
        而且也再一次覺得這個小說家也真的太坦白了,連這麼內心的個人私密感受都能夠這麼分享出來。村上曾說:「他是一個凡事不用筆寫下來,就無法進行思考、理解的人。」或許,他根本沒有想到要分享給讀者們看,而只是藉著寫下來去釐清與探究這些感受吧。
    
        最後,如果有人問我,讀完這本會不想去歐洲旅遊?不用說,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也想以自己的眼去看看羅馬與希臘,我也想知道到底義大利的車有沒有表情,希臘的選舉到底有多狂熱,還有羅馬的聖誕節乞丐到底以什麼樣子出現並存在著。
    
        不過或許從我的眼睛看出去,一切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也說不定(不是或許,是一定)。村上眼裡是他的義大利,我眼裡的會是我的義大利,感覺這東西本來就是極其個人性的。
    
        再者,就像村上自己說的,這些東西其實都是過渡性、一時性的,六十歲的村上看到的義大利跟四十歲眼裡的義大利,也完全不一樣了。
    
        但儘管如此,儘管這些感覺只發生於當下那一刻、只存在於不同個體的心裡面,但經由記錄和書寫,我相信這些稍縱即逝的印象寫生,是會以另一種形式活著的。
    
        也因為這樣,當我讀完這本《遠方的鼓聲》時,彷彿跟著四十歲的村上從歐洲回來似的,竟然也開始回味起希臘與義大利點點滴滴的風景。
    
        而且,很棒的事情是,當我想再去體驗一次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再去!
 
        這就是《遠方的鼓聲》,目前最喜愛的村上旅行遊記。

==============================================================

Neil Young - Heart of Gold (羅馬的歲末街頭,留長頭髮的青年所彈的歌)


        附帶一提,今天看奇摩新聞,看到世界知名旅遊網站最新統計的十大扒手城市。第一名為西班牙巴塞隆納,第二名是義大利羅馬,希臘的雅典則是第五名,村上遊記裡另一個停留的城市倫敦也是榜上有名,剛好第十名。
    
        看來,很多事情,也不一定只是一時性或過渡性喔。哈哈。

         新聞報導全文請點「十大扒手城市 巴塞隆納第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