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吧!巴萊》風雨中的鐵人們
今天上課教到「NEED需要」和「WANT想要」的差別,也跟學生稍微分享了我的觀念。
我一直覺得,生活簡簡單單就好,簡單不代表貧乏、沒有品質,相反地,簡單的人生才是富足而有品質的。試想,一個擁有一樣東西就夠了的人,跟一個擁有一百樣東西還覺得不夠的人,哪一位比較富有呢?
放任自己去渴求並不需要的東西,心會慢慢變空、變輕、變薄。當你把它建築在雲端,就會漸漸忘記了地面的踏實感。
然而把生活過得簡單不是代表我整天吃飯、睡覺、看電視、上網就好了。你說這樣夠簡單了吧,僅僅四件事情就建構了我的存在耶。當然如果這是你人生的夢想,我無話可說。只是說,人生總要有些挑戰性與積極度吧。一方面編織一個大大的夢想讓自己去追,一方面也讓一些小小的挑戰來點綴生命。
「Live Simple, Live Hard!簡單地生活,用力地體驗人生。」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人生就那麼短,總要活像樣點吧。我常常這麼想。不過人總是會有惰性與劣根性,我不是聖人,有時候也會渴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遇到事情也會懦弱和偷懶,但就因為這樣,才更需要時時提醒自己。人生座右銘不就是為了要讓人們變得更好而存在的嗎?
《風雨中的鐵人們》
上個周末,我、爸爸和救生協會的幾個朋友一起參加了「台東之美國際鐵人三項挑戰賽」,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三鐵賽事,雖然只是半程(游泳750公尺,單車20公里,跑步5公里),對我卻已算不小的挑戰。
游泳、單車、跑步這三項運動我都很喜歡,卻沒有一項特別突出,能力非常平均。專精游泳的能夠在這個項目拉開距離,擅於跑步的可以用跑步彌補時間,這兩項我雖然都還頂得住,卻一點也稱不上擅長,只求盡力就好。至於單車,儘管騎過很多地方,但那不過是一股傻勁罷了,我連迴轉速的概念都還不太清楚哩。
我沒有要跟別人比的意思(自不量力這四個字我還會寫),只是想體驗一下跑三鐵的感覺,而且可以的話,盡量希望能夠在大會規定的2小時10分內完賽。
結果,感謝老天爺,祂給我的體驗比我想像的更多。
原本呢,我是想利用跑三鐵的機會讓自己曬黑一點的。沒想到那兩天由於颱風與外圍環流的共伴效應,整個東部都有雨。比賽當天還狂風暴雨,只差沒打雷了。
前晚看到宜蘭有怪手被洪流淹沒,南澳累積雨量達三百毫釐,真懷疑賽事會否因此取消,也擔心風雨這麼大要怎麼跑。
後來轉個念頭想,這是鐵人三項比賽耶,鐵人就是不怕風不怕雨的阿。風和日麗下游泳騎車跑步固然舒服,但若在狂風暴雨中完成它們,不是更接近鐵人的精神嗎?一這樣想,心中便生出無限勇氣與動力:
「不管怎樣,一定要完成就對了!」
於是我們下水前用力在寒風冷雨中跳暖身操,雨突然大起來的時候還興奮歡呼。下水後,儘管適應溫度與調節換氣花了一些時間,而且看著四公尺深的湖底亂石,那股「萬一溺水怎麼辦」的恐懼感不斷湧昇心頭。這還是我頭一次沒拿浮標在踩不到底的湖水中游這麼長距離阿。
但相同地,只要轉個念,一切就好了。
當那股恐懼襲上來時,我就告訴自己:「我是賽德克巴萊耶,這不過是個大型游泳池,我做得到的!連750公尺都游不到,怎麼當鐵人?」
懷著這念頭,繞過折返點後,整個就游順了起來。身體已熟悉水溫,手腳的划動也形成穩定的節奏,很快地就看到湖岸距離越來越近,而我也越游越起勁了。上岸的時候,兩側圍觀的親友團不管認識與否都用力鼓掌替我們加油,那感覺真的很好。
這次的鐵人三項有把轉換的時間列入計時,因此上岸後大家都把握時間,馬不停蹄地跑到自己的停車處,取下泳帽和蛙鏡,套上衣服、鞋子與安全帽,喝口水,然後就跨上單車,進行下一階段的20公里單車賽。
單車賽的最大挑戰就是去程的逆風,而且對游泳不構成威脅的風雨的威力在此時也確實地感受到了。
在狂風暴雨中奮力騎單車,聽起來壯烈,做起來實在過癮。當臉上的水分不清哪些是雨水,哪些是汗水,哪些是前輪高速轉動濺上來的水的時候,竟然有種「活在當下」的神奇感覺。而且居然享受起用手掌手背抹去積聚在眉頭眼窩的雨水這個動作了。
不過儘管這麼熱血,已經極速踩踏的我,眼看騎公路車的人們(尤其是女生)不斷從身旁超越,還是覺得很嘔:「哇哩咧,怎麼騎那麼快阿?」此念一發,瞬間高速轉動輪框,又超越了幾台公路車。
乘著回程的順風,我完成了20公里單車賽。回到停車處把車停好,身體狀況還可以,吸了一條能量包,把安全帽取下來放著,就又趕緊出發去跑步。此時全身早已濕透,衣褲與皮膚黏在一塊,浸水鞋襪如鉛塊般重,頭髮也濕漉一片,可以清楚感受到雨水在頭皮流竄滑落的軌跡。
跑在林蔭小道上,原本稀鬆平常的5公里彷彿千里之迢,練習時健步如飛的輕盈腳步當下怎樣也邁不出來,取而代之的是微微抽痛的肚子還有踢不起勁的沉重雙腳。看身邊沒有人停下來走路,想說就算跑不快,至少也不要用走的吧。雖然後來還是走了幾步,但發現這樣反而肚子更痛,便又跑了起來。
當我看見終點門的時候,大約只剩1公里左右,那裡人潮聚集、聲音湧動,只能用風光明媚形容。稍微加快腳步,卻覺得有加速跟沒加速好像沒差多少,然而看著終點門越來越近,心裡除了雀躍再也裝不下其他感覺了。
最後,就如你在電視或電影裡所見,參賽者跑過終點門,兩旁群眾組成勝利最美好的風景,滿臉笑容的工作人員為我掛上金質獎牌,掌聲與吶喊突然像無聲的停格畫面,凝結在記憶的某一瞬間,成為永恆的紀念。
走到停車處,看了手錶,最後完成時間,1小時40分。
《你怎麼過一年,就怎麼過一輩子》
鐵人三項的難度在於,游泳、單車與跑步是截然不同的運動,所需要用到的肌肉群組也不一樣,當身體習慣一個連續動作後,要再轉換成另一個,保持穩定速度,且在時間內完成,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何況「全程鐵人三項」又是半程里程的double:「游泳1500公尺,單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一想到能完成全鐵就覺得不可思議,也因為這樣,它成為我下一個目標了。這些項目分開做都還好,但合在一起就是莫大挑戰,會讓人心跳加速。
而會讓人心跳加速的事物,總是很難抗拒的。
這次的半程賽,同隊的各位包括我老爸,都在2小時的限定時間內完成。他們很多年紀都已40、50歲,體力與衝勁卻完全不輸給年輕人,看著他們的模樣,彷彿也預見我在那個年紀應該要有的樣子。
不管在哪個年紀,我們人都是有潛力的,而且潛力往往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多很多,但沒有逼它,它就不會出來。關鍵時刻,推我們一把的往往不是現有的能力,而是潛力。而且同樣地,你若不相信它,它當然也沒理由為你現身。
最後,很開心又完成了一件以前沒做過的事情。下次要做得更好才行。忘記在哪裡看過一句話,它是這麼說的:「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年。」我覺得其實還可以再擴大來講:「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年;你怎麼過一年,就怎麼過一輩子。」
人生就像一本書,它的厚度是一年一年慢慢累積起來,裝訂成冊的。每年給自己訂些目標、設點挑戰,才不會感覺每一年都過得好像。我希望年老後,翻開記憶之書,每一頁都能有不同的風景與動人畫面,不是整本書等於一頁,看一頁等於閱讀了整本書。
而我相信,這次的鐵人三項賽,已經替這本書又添了張美麗的照片囉。
======================================================== 《2011台東鐵人三項》精選照片,或點相簿觀看
10月1日星期六,在南區區公所前準備出發。
往墾丁的路上,我們待會就上南迴,
天氣一直陰陰的,聽過東部都在下雨。
這是台東森林公園的活水湖,
世界最大的人工游泳池,
長1200公尺,寬100公尺,深4公尺,
是我們這次鐵人三項的游泳場地。
我跟老爸在頒獎台前的合影,比賽前一天下午。
我們在探路,這是5公里跑步的路線,
在森林公園裡面,是條林蔭小徑。
台東森林公園裡的奇特樹木景觀。
鐵道藝術村裡的鐵軌,這以前是台東舊火車站阿。
把廢棄火車站變成藝術村,真是不錯的點子。
民宿門口的小貓,很慵懶如一般的貓
我的選手證,49號,我怎麼想到張泰山。
七位鐵人的英姿,攝於民宿前面。
9點下水,10點40完成,我順利拿到鐵人三項獎牌。
老爸隨後也完成了,真鐵人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