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 --- 教人如何不愛棒球
最扣人心弦的比賽,不是利用鑽石打線轟出一場場全壘打煙火秀,不是看著全隊加起來身價上億的明星選手屠殺四方、霸凌對手。
因為當A咖球星打出A級成績,我們會說天經地義,理應如此,而當他表現不符身價的時候呢?沒錯,球迷罵到狗血淋頭,媒體窮盡酸之能事,老闆開始考慮交易。
以這種「贏是應該,輸就被酸」的球隊屬性來看,贏球的比賽或許可以打得很精彩:「一局狂掃10幾分,單場3支滿貫砲,單局連續三支全壘打」,這令誰了都會血脈噴張吧,可精彩是精彩,卻不到「動人」的地步。
最扣人心弦的比賽,是眾人皆不看好的爛隊對抗媒體賭盤一面倒的強隊,結果成功以小搏大,用最實質的勝利讓大家眼鏡碎裂一地。沒辦法,一般人都站在弱者一方,也只有這種「輸是應該,贏變奇蹟」的棒球故事,才有曲折與反差的戲劇張力,才具有改編成電影的元素與本錢。
電影《魔球》裡2002年的奧克蘭運動家隊,雖然沒有到爛隊的地步,沒有爛到需要奇蹟拯救的程度,但是以4100萬總預算組成的陣容(聯盟倒數第六),年度勝場數竟追平團隊身價12600萬的紐約洋基隊,證明補強不是只有一種思路,遊戲不是只有一種玩法。這不也算以小搏大的另一種表現?
《教人如何不愛棒球》
2001年10月,運動家隊在美聯冠軍賽先取得兩勝率先聽牌後,被洋基後來居上以3比2逆轉,未能打進世界大賽。更慘的是,陣中的強尼戴蒙、傑森吉昂比等人竟然被其他名門球隊重金挖角。面臨多位大咖球星出走的局面,運動家隊總經理,比利比恩(布萊德彼特飾),只有不到五千萬的薪資預算可供運用(洋基隨便一個球星就可能年薪破千萬),他該怎麼進行季後補強?
在聽了隊上老球探們的分析後,他認為這不是可行的辦法,球隊需要的不是球星,補強不是模特兒選秀,而是如何幫助球隊贏球、贏球、再贏球。面對預算只有人家三分之一不到的窘境,比利比恩說:「這不是一場公平的競賽,但既然我們沒有足夠的預算,那就要有自己的玩法。」
這是他秉持的信念,然而,到底該怎麼個玩法呢?
此時,key man出現了,一位耶魯大學經濟系剛畢業的25歲小員工彼得布蘭(喬納希爾飾),在比利比恩到印度安人隊辦公室洽談交易事宜時,做出了一句決定性的獻策引起比利的注意,結果成了他的特別助理。
「你要找的不是球員,是勝場,勝場來自於得分,得分來自於上壘,因此上壘率高就有贏球的機會。」就是這番分析切中比利的胸懷,讓他們聯手展開利用數據分析來篩選潛力新秀與被低估球員的一連串補強動作。
當然運動科學與數據分析並不是多新穎的理念,但完全捨棄傳統球探報告的老路,採用電腦程式交叉比對跑出來的數字結果去挑選被埋沒的好手,看到一般人不會去注意到的暗碼般的特質,則是個勇敢、創新、果決的賭注。
「這螢幕上顯示的兩萬個球員,一定可以找出具有奪冠實力的25人名單。」彼得布蘭對比利這麼說。
由這句話便可知曉,《魔球》裡頭談的,並非棒球場上的逆轉光輝,而是幕後的運籌帷幄,不是2002年奧克蘭運動家隊20連勝之旅的大螢幕再現,而是比利比恩和彼得布蘭如何打破補強的原則與迷思,運用統計數據的分析來挖掘那些被低估的潛力選手,打造一支擁有冠軍實力的隊伍。
這套經營哲學,我想不只可以運用在球場,也可以用在政治、商業、教育等其他領域,每個行業領域都有其對人才既定的、慣有的檢視邏輯,但這部片的意義在於,它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都認為對的不一定對,大家都說錯的不一定就錯」的扭轉過程。
本片最精彩的部分,不是球隊拿到第20勝的歡呼跳耀畫面,而是比利比恩在補強會議上面對眾老臣質疑卻堅持改革路途的神情與姿態。或許比利也曾懷疑這方法到底可不可行,畢竟球場上只管贏球,贏球說什麼都對了。所以說,對比利而言,自己其實也在賭,豁出去賭這一把,賭贏了變成英雄被人捧上天,賭輸了就得拍拍屁股捲舖蓋走人。
由此看來,這部電影難免有「結果論」的味道,然而真正的觀影焦點不在於賭徒的幸運,在於他打破體制、翻轉劣勢、對抗主流的慧眼與勇氣,雖然有其風險,但沒有任何事是不帶風險的吧。再說,沒有冒險的勇氣,哪來成功的機會。跳脫常規,魔球才丟得出來。事實上,比利比恩的作法的確為僵化的舊觀念注入了嶄新的活水思維,他的成功經驗也讓其他經營者看到(進而相信)世界上存在著另一種贏球的可能性。
因此,這部片的精彩之處是「幕後」,不是幕前,我們在電影裡一窺身為球迷沒有機會看到的後台的對話內容與互動,縱使選手交易如此殘酷且不留情面,但站在球團經營者的角度,贏球才有話題與票房,總經理的職責就是思考如何找到足以讓球隊贏球甚至奪冠的好手,而如果能用低廉的成本達成這項目標,那就更完美了。
儘管在挑選打擊好手時,「上壘率」並不是唯一的考慮,而且當年的運動家陣容即使沒了三位A咖球星還是不弱,但電影本身就是種選擇性聚焦的產物,某些事情視而不見,重點訊息加以渲染,把火力集中,藉此催生戲劇張力,這是很能理解的。
其實我覺得這部片改編得很好,除了台詞無懈可擊以外,劇中摻入比利比恩當年「被球探相中,為了巨額簽約金捨棄學業加入大聯盟」的過往情節,今與昔重疊交錯,電影更有層次感,讓他捨棄球探報告的決定有了著力點,也讓最後他拒絕紅襪開出的天價簽約金的抉擇變得有跡可循。
電影是電影,事實是事實,電影本來就不可能照實演,必定是有所選擇性地呈現的,這是我對改編作品會有的寬容與理解。總而言之,《魔球》到底還是滿足了球迷窺探球隊後台的好奇心,不管是球團經理的壓力與掙扎,對攻守名單的反應與干涉,還是球員交易過程的迅如雷電與事後的雲淡風輕,都多少令我開了眼界。至於本片的重點訊息:「絕處逢生,創新思維,扭轉奇蹟」,反倒像是預料中之事了。
我想棒球的迷人之處,在於贏球雖然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唯一的結果,但到達贏球的方法卻有千千萬萬種。有道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但棒球場上卻永遠驚喜連連。例如同一個場上,一位年薪只有50萬美元的菜鳥投手,有可能威風八面,技驚四座,投出無安打比賽,硬是比下千萬身價的賽揚獎巨投。一個坐了整年板凳的二線替補球員,也有機會當上再見安打的關鍵英雄。
「棒球場」,一個充滿機會與可能的地方。這叫人如何不愛棒球?
同樣地,球隊補強原來也充滿著各種可能性,打造黃金陣容是每個總經理的當務之急,但當別人只忙著把檯面上的大咖搜括來組成鑽石連線時,或許可以試著在璞玉或頑石當中尋找遺落的黃金,因為不管A咖B咖,能夠贏球的就是好咖。
比利比恩丟出的這顆「魔球」或許無法永遠奏效,因為這本來就建立在賭注之上,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會忘記那一年「魔球」火燙燙地燃燒過紅土的軌跡,那一連串神奇的20連勝破紀錄之旅。
如同今年的世界大賽第六戰,不到最後一個出局數,比賽就不算結束。很多比賽沒有親眼所見是不會相信它是真實的,但,它就真的發生了。
故,這教人如何不愛棒球呢?
========================================================
《魔球》電影預告
《魔球》女兒唱給比利的歌「The Show」
《魔球》2002年運動家20連勝電視特輯
《魔球》電影劇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