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akiyo事件與Lin-sanity有感
    
        開學第一周,在「Makiyo」與「Jeremy Lin」這兩個名字如鋪天蓋地狂潮般的包圍下,比想像中還快地度過了。這兩人的事件要說跟自己有關係確實有點關係,但要說沒關係,倒也有沒關係的道理。
 
        比如說,就「Makiyo踹人事件」而言,有人義憤填膺「這是日本人欺負台灣人,也不想想台灣在311大地震中捐了多少錢給日本」,有人說「她還年輕,年少不懂事難免犯錯,應該再給她一次機會」,有人感嘆「這是演藝圈病了、社會價值觀脫軌了,我們要拒看垃圾節目」,可也有人嘀咕「犯法就依法嚴懲,就這麼簡單,吵整個禮拜是在吵什麼呀」。
    
        拿林書豪的「Lin-sanity」現象來說,有人說「林書豪是第一位打進美國NBA的台裔球員,真是台灣之光,看來馬總統很快就會頒勳章給他了」,有人反擊「真可笑,人家是美國人,接受完整的美式教育,台灣才培育不出這樣的球員呢,台灣自己才要檢討吧」,也有人跳出來說「打球就打球,吵什麼國籍種族問題阿,可不可以回歸球場面咧」。
    
        由此看來,「有關係」與「沒關係」的分界線,實在是按照每個人的性格、認知、立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你覺得該撻伐,他覺得可原諒,你認為很驕傲,他認為很無聊,你自覺很有理,他說你很荒謬。
    
        演藝圈見過風浪的大哥大姐覺得應該可以給機會,老百姓們認為惡人先告狀公然說謊罪加一等。長期收看NBA的球迷覺得那些老是愛自嗨的一日球迷很好笑,一日球迷們覺得好不容易有個台灣出身的球員在NBA打球連這也要酸,自以為超然的人認為強調血統實在沒有必要只會暴露無知。
    
        我當然不是一個超然的人,甚至我覺得那些自以為超然的人常常是最不超然的,他們以為把自己從群眾狂熱中抽離出來就是理性,但後面支撐著他們的理性的,往往是另一座偏見的高山。


    
        上禮拜即使覺得Makiyo事件很煩了,也知道看那些新聞片段心情一定不會好,我還是多少關注著打人與被打兩方動態的最新發展,除了因為「打開電視不看到相關新聞也難」以外,心裡也想說「任何事件,不管表面上呈現出來的是怎樣的好或壞,對自己的人生,應該都有受用的地方吧」。
    
        而且我是個老師,這其實是個很好的機會教育,擺在眼前現成的社會教材。於是今天上課,我向我那導師班體育二的學生分享「態度」的重要性:「沒有人不會犯錯,但重點是面對過錯的態度。」今天人家在意的不是你竟然犯了這樣的錯,而是你已經犯了這樣的錯了竟然還是這樣的態度。我想Makiyo如果在犯後隔天的記者會,真心誠意道歉,誠實地說明一切,應該不至於激發出如此大規模的群起憤慨吧。
    
        說了一個謊,得再說一百個謊來彌補,而往往在說第二個謊的時候,人家已經把真相塞在你的嘴裡。
    
        至於林書豪熱潮,我得說我這幾天也是「suffer from Lin-sanity syndrome」,不過不是「suffer painfully」而是「suffer enjoyably」。周六周日早上9點鐘,準時在客廳沙發上一邊吃早餐一邊等著球賽開打,本來預定要寫論文的,但都借用賈伯斯的現實扭曲力場,先假裝忘記再說吧。
    
        當天我在臉書上發的動態:「有林書豪可以看,誰還想寫論文?
    
        其實我不太看NBA的,是林書豪崛起才開始關注尼克隊戰績與接下來的賽程,如同幾年前支持紐約洋基隊一樣。事實上,若不是因為林書豪我根本不可能知道錢德勒是誰,但現在我看錢德勒就像之前看卡諾一樣親切。我就是鄉民們眼中標準的一日球迷,那又如何?
     
         2月5日尼克對籃網那場比賽林書豪替補上陣,全場取得25分送出7次助攻,批踢踢NBA版上人氣開始爆增,有人戲稱建仔模式啟動。其實我也覺得很像,真的有幾年前王建民熱潮重現的感覺。這兩人,一個是用靈活的擋拆技術、寬廣的傳球視角與無所畏懼的切入來征服全場,一個是用沉穩內斂的心理素質、球質沉重軌跡噁心的伸卡球來面對並解決打者。
    
        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突然之間冒出頭來,然後發光發熱。

        但就像我之前說的,金子不是一夕之間發亮的,它只是沒被發現而已。

    
        「做好準備,機會來時才抓的住。」在課堂上我這麼對學生說著。
    
        當我自我分析為何會被林書豪熱潮征服時,找到的原因除了他是史上第一位打進NBA並先發出賽的台裔球員外,還因為他儘管不被看重卻從未放棄的歷程,當然還有他的謙虛與不居功。
    
        林書豪之前曾在臉書上自我解嘲:「每次我走進麥迪遜花園廣場,警衛總問我是誰,還以為我是球隊訓練員。」如今,林書豪浪潮席捲全美,大家也開始在問他是誰,究竟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只不過當初的「他是誰」跟如今的「他是誰」,背後動機卻是如此不同。要說心酸確實也有一點,但更多的是揚眉吐氣的驕傲。真的,這可是超棒的勵志片劇本。剛好大導演史派克李(Spike Lee)是死忠尼克球迷,電影乾脆就讓他拍吧。
    
        若說到「人家明明是美國人台灣人自嗨什麼」這件事,我個人是覺得蠻好笑的。如果一個人的成功,能讓這麼多地方的人們感到光榮驕傲,難道這是壞事嗎?
    
        美國人因為他奮鬥不懈的精神與及時竄出宛如救世主的姿態感到振奮,台灣人因為他的台裔背景感到驕傲,中國人因為他的華人身份備感光榮,這有什麼奇怪呢?甚至韓國人與日本人如果說林書豪證明了身體條件不如歐美的黃種人也能打進NBA進而有所激勵,那也合情合理不是嗎?(當然如果你要說新幾內亞人因為林書豪跟他們都算地球人所以感到驕傲我也沒話說就是)
    
        每個人都有喜歡某件人事物的理由,我們只是找到各自的理由去喜歡同一件人事物而已,不是嗎?許多時候,自以為理性的人其實最不理性,就像我剛剛說的自以為超然的人其實最不超然一樣。他們只是習慣用自以為全知的姿態,去凸顯別人的無知而已。覺得別人自嗨很可笑的人,其實自己才自卑得可笑。
    
        太過於區分你我他,對國籍族群太敏感,是台灣社會目前的困境之一。

        林書豪是美國人,在美國出生長大接受教育,但他的父母來自台灣,他們都是華人,更擴大來說,他們都是黃種人。這有很難懂嗎?回到最基本面來看,我們只是持著各自的角度去欣賞林書豪打籃球,不就是這樣而已嗎?


    
        對於「台灣為什麼培育不出這樣的球員」的反思,我想政府總是給人「對體育人材的培育流於口號」的印象倒是真的,成名前不聞不問,成名後台灣之光,實在是政府經典寫照。但反過來說,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與家長的價值觀,對體育這領域又注重多少呢?當體育班導師這兩年,對此點實在深有體會。
    
        另外就現實面而言,台灣的籃球員培訓過程因為球員身體條件不夠,無法像林書豪在美國從小就在身材高大的白人黑人之間練球進而早早提升適應能力,這點或許也有道理。但我覺得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的現代社會,這種問題應不至於淪為無解才對。政府有沒有心,社會風氣與價值觀能不能調整、改觀,我想才是重點吧。
    
        「Makiyo事件」我想差不多該落幕了,接下來只希望司機能早日康復。演藝圈生態我想要改變是很難的,這是本質與結構性的問題。連神聖的宗教界與教育界都有醜聞了,你能寄望演藝圈的空氣多麼純淨?話又說回來,綜藝節目就像一面鏡子,它的內容反映了觀眾的口味,你愛看什麼,它就給你看什麼,你不去看,節目收視率自然低,收視率低到一個底線,劣質節目自動會消失不見。劣質節目之所以還存在,相對地不也照出了觀眾的素質嗎?

        另一方面,雖然時不時有藝人脫序新聞搶占版面,但藉由這些不愛惜羽毛的藝人與其行為,我們反而能看清楚什麼藝人真正值得支持,什麼歌手真正努力在自己的才華上。我們永遠是有選擇權的。


    
        相較於「Makiyo事件」的終於謝幕,「Lin-sanity」這股林書豪狂熱還繼續在燃燒著,中外媒體多少也開始進行造神運動,不管怎樣,可想而知的是,林書豪在未來勢必會遇到更多挑戰。NBA是打整個球季的,不是一場兩場、一周兩周而已,希望他能調適心情、站穩腳步,在這座世界最高籃球殿堂上,掙得一席之地。
    
        而我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林書豪只是個喜愛籃球、享受打球的男孩,我們是一群喜歡看他打球的球迷。給予太多無謂的冠冕與稱號,過度強調他的國籍與族裔,某個程度上是種干擾和壓力,對他對我們都不一定是好事。
    
        Jeremy Lin is Jeremy Lin. Enjoy the game! That's all!
    
==========================================================

2月5日尼克對籃網林書豪奪25分精采片段


2月7日尼克對爵士林書豪首場先發奪28分精采片段


2月9日尼克對巫師林書豪首次雙十奪23分精采片段


2月11日尼克對湖人林書豪生涯得分新高38分精采片段


2月12日尼克對灰狼林書豪奪20分精采片段


林書豪官方頻道A Day in the Life 生活中的一天 


林書豪官方頻道Basketball NEVER Stops 籃球路永不放棄


林書豪官方頻道
How to Get into Harvard 教你如何進哈佛


幾張林書豪照片

 網友自製,真是酷斃了!


 林書豪經典吼叫模樣


 各大媒體紛紛頭版報導


 網友自製的「Linsanity」桌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