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劫 --- 正派的高牆,反派的雞蛋?
日前去看了聽說是 2013 年必看的電影《怒海劫》,果然張力十足,符合大家的推薦與內心的期待,但中後段手持鏡頭所造成的畫面劇烈搖晃,卻讓我出現頭暈和作嘔的症狀。而這就真的超乎預期了。第一次看電影有如此不適感,我看乾脆把這樣的不適歸因給此片身歷其境的臨場感好了。
此片有許多可觀之處,包含湯姆漢克對於船長菲利浦遇劫過程中身心反應與情緒轉折的精準詮釋,船長及海豹部隊和海盜頭子幾次談判中的斡旋技巧與籌碼運用。此外攝影剪接與配樂音效的完美搭配,亦成功營造出高度緊張與焦慮感。
就在這一分一秒顯得巨大無比、一步走錯可能全盤皆輸的局勢下,我幾乎忘了自己正在看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演戲這件事情。
來談一下電影對於「矛盾心態」的利用。
我想一部片若要讓人揪心,勢必不能把正反兩派的界線劃分得太過絕對,最好讓觀眾在選邊站時感到為難,越為難越有張力,越為難越覺好看。舉例來說,《鋼鐵擂台》與《勇者無敵》都是很棒的搏擊電影,個人都很喜歡。但兩片相比,《勇者無敵》在我心上劃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原因無它,劇情讓人無法輕易選邊站而已。互相拚鬥的雙方之間,挺誰都不是,觀眾只能一邊心揪成一團,一邊等待著結局不要太難承受。
沒有所謂好人或壞人,考驗觀眾決定將情緒砝碼往哪兒擺。
另一個造成心理矛盾的元素是讓觀眾情自不禁地同情壞人。也就是說,於法不容,於情則可議或可憐。我想《為愛朗讀》應是不錯例子。電影很過分地驅趕著「情,理,法」三匹奔往不同方向的馬來拉扯觀眾的理智,一下子這邊拉拉,一會兒那裡扯扯。叫人何去何從?實在很傷腦筋。
《怒海劫》也有類似效果。固然劫船是錯,但卻無法百分百地譴責壞人。壞人不是天生就壞,他會作壞事定有其理由,若背後動機是所謂好人那方使然,那就更有趣了。當然犯罪集團嘴上必然掛著美化犯罪的藉口,例如找不到工作所以偷錢、景氣差所以搶銀行等等之類的,索馬利亞海盜的說法則是「因為外國船隻搶掠當地海域漁業資源害他們無魚可捕」,但這部片確實把索國百姓艱困生活下的無奈與不得已帶了出來。你幾乎會相信這些海盜是一群走投無路而鋌而走險的可憐青年。
「若可以過美式生活,誰願以身犯險?」是吧?
面對著訓練有素、國家奧援背後相挺的美國海軍與海豹部隊如此強大的力量,這幾位無路可回頭的十幾歲的索馬利亞海盜只會是刀俎上的魚肉。高牆與雞蛋兩相權衡我們通常會站在雞蛋這邊,但今天當雞蛋於法於理都是錯的一方,那又該如何選擇?更何況,正派的高牆與反派的雞蛋,有多少成份是僅現於表面,背後又有多複雜的國家利益牽扯呢?菲利浦船長想活下去,謬斯也只想要活下去,大家都想在這萬般艱難的世界裡活得好好的。
只是活下去的手段合不合理、合不合法罷了。
另外,電影一開始,船長菲利浦在前往機場的路上,在車裡提到了對時局的看法、對小孩的期望,說面臨艱困的整體社會情勢,孩子得跟著更強韌才行。這讓後來船長對海盜裡那位 16 歲少年的同情其來有自。最後菲利浦在救生艇裡的崩潰大哭,除了長時間高度壓力的瞬間潰堤之外,我覺得或許也跟這份憐憫與難過有關。他不希望這些海盜全部死掉,他希望無人傷亡下把事情圓滿化解。因為在挾持過程中,他看到了這群海盜的徬徨、無奈與掙扎,他似乎開始部分理解了他們的苦痛。然而他的性命竟然得用這些人的性命來換。
這就是此片矛盾的極致時刻。
世界是矛盾的,人性也是矛盾的,大道理總是自相矛盾,對錯是非也因而時常矛盾,雖說電影是造夢的產業,但若能直指矛盾的核心,也許更能讓人藉此探視與思考那些原本沉在海中的問題。
只是... 如果電影畫面不要搖得那麼厲害,那就更好了。J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