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 --- 勝敗榮辱,存乎己心
大約半個月前,我因為好奇【甄嬛傳】這部清宮大片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竟然讓這麼多人身中其毒、無法自拔,於是打開 YouTube 網站,鍵入「甄嬛傳」三個關鍵字,點選其中一個視頻版本。
結果,就這樣一腳踏進滿清皇城,直到前天深夜才惆悵滿懷地出宮。
我不常看連續劇,之前看過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和【流星花園】,以及陸劇【成吉思汗】和【神鵰俠侶】等,但那也都好幾年前的事了,故一開始,我抱持姑且看之的懷疑心態,推著冷冷硬硬的局外人眼鏡,想好好地瞧瞧這部【甄嬛傳】究竟有何能耐,把這麼多人都給騙進宮去。
意外的是,看了首集「秀女入宮」後,我居然接著點第二集,然後不一會兒就看完,而且第三集差點又給它點下去,幸好及時忍住。不過根據「時間相對論」的經驗法則,快樂時光總是特別快。因此,當感覺到「奇怪,怎麼這麼快就看完」時,我清楚明白,這下我也中毒了。
短時間內要出宮,我看是難了。
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我平均每日看二到三集。每晚做完該做的事情後,就站起來轉轉頭、拉拉筋、做幾下伏地挺身,然後點開方型時光隧道,進入後宮鬥爭世界。就像浦島太郎坐著海龜到龍宮去玩了三年,回到家鄉發現歲時已過百年,景物人事全非,我也常常在看了預定的集數後,看看時鐘,覺得哪有可能,兩小時怎地一下子就過了,不是才剛看沒多久嗎?
後來隨著故事逐漸白熱化,份量提高至每晚四到五集。其實不想一次看那麼多,怕太快看完心裡會空虛失落,可每次看到最後,劇情總是很故意地剛好停在某個「不得不繼續看」的情節點。好比言者話只說一半,你叫聽者如何善罷干休呢?於是我只得敗給劇組的心機算計,不爭氣卻又心甘情願地受困宮中。
如此在後宮參觀了大半個月,現下終於出宮了。
回想每晚馬拉松式地趕進度看【甄嬛傳】的那段過程,還真有「穿越」的感覺哩,彷彿親身回到雍正年間的清宮後院走一遭似的。明明只作壁上觀也能觀得如此身歷其境,真是不簡單。
《細微處可見質感的文學作品》
現在簡單來聊聊心得。首先我覺得【甄嬛傳】真是一部文學作品阿。撇開峰迴路轉的劇情不說,裡頭「半文言式」的人物對白極其優美洗練,類似【紅樓夢】的對話風格,不像許多清宮劇的角色台詞,總是太過白話、流於瑣碎。
例如雍正批折子時的這句感嘆:「富貴安逸動人心志,臥薪嚐膽方圖大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古來賢君莫不如此阿。」還有月色長廊下,果郡王對甄嬛說的這句:「璞玉渾金,天然美質,不失本性更為重要,多情必至寡情,任性終不失性。」這些語句讀來很有味道,聽劇中角色徐徐說出更是一大享受。
另外,戲裡很多場景極有質感,可以看出劇組的講究與用心。
大如細雪紛飛的倚梅園、灑滿花瓣的溫泉浴池、被風雪染成一片銀白的凌雲峰山坡,以及堪稱冬季奧運始祖的百人冰嬉。小至門庭外的盆盆牡丹和菊花、湖面上叢叢點點的荷花蓮葉,和寒冬屋簷下成排的透明冰滴等等,不勝枚舉。這些大氣亦不失細緻的場面,不僅襯托出劇情當下的氛圍,更憑添了許多視覺美感。
《華麗的監獄,孤獨的金絲籠》
【甄嬛傳】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滿足了我們對皇帝那三千佳麗所身處的後宮生活點滴的好奇心。以往的古裝歷史劇不外乎描寫君王雄圖大業、開疆闢土的崛起歷程,或是刻劃傳奇宰相、千古名將和先聖先賢等偉人光輝燦爛的一生。那多是男性陽剛的世界,而且傾向歌功頌德,總是吹捧過頭。
【甄嬛傳】讓我們一窺神秘的後宮面貌,將妃嬪彼此之間、妃嬪與皇上間,和她們自己心底的種種複雜矛盾情結呈現在觀眾眼前,讓人驚訝印象中富貴奢華的後宮世界,竟比尋常百姓家、甚至野外叢林要來得兇險多了,而且進一步發現片中為得權力、為求生存而織成的這面鬥爭網絡,不僅能夠橫向延伸到其他領域生態,還可以縱向地擺在現今社會而無不可。
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和鬥爭。這或許是動物本能使然。
只是我們人類的心機遠比直來直往的動物們要深沉得多,聰明的頭腦造就了笑裡藏刀、借屍還魂、順水推舟、借刀殺人等等的招式伎倆。然而這也沒辦法,在宮中,若得寵幸,不免莫名其妙被陰,若不受寵,連小太監都敢來欺。此外,懷孕本是人生幸福的起點,理應備受呵護,安心待產,但在後宮懷孕,卻似將自己置於驚濤駭浪中。看完這部戲,我都能寫出《小產的 101 種方法》了。
因此,面對以上種種,嬪妃們所能做的,也唯有藉著心機來自保而已。
記得甄嬛曾說過:「在這後宮中,想要升,就必須猜的中皇上的心思,若想要活,就要猜的中其他女人的心思。」這的確是很不錯的註解。浣碧也在歷經許多事端後,發出如此體悟:「在這宮裡,有利用價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個可利用的人,安於被利用,才能利用別人。」
不得不說,後宮真是個能激發「心機」潛能的好地方阿。
此外,正由於甄嬛是這一連串鬥爭遊戲的僅存者,便很多人將她類比成「後宮職場杜拉拉」,稱她是最終的勝利者。若此說來,這戲反倒成為勵志片了。但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一部極帶「批判意識」的清宮劇,處處透露出皇權對人性的束縛。在片中,沒有一個人是活得自由自在的,不管文臣武將,無論皇帝妃嬪,就連瀟灑倜儻的果郡王也沒能在封建漩渦的席捲下,倖免於難。
表面安穩挺身到最後的甄嬛,何嘗不是如此。雖然成為堂堂皇太后,但最當初、最簡單的「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夢想,卻永遠無法實現。就如《鳳凰于飛》歌詞裡說的:「得非所願,願非所得,看命運嘲弄,造化遊戲,真情諾諾,終於隨亂紅飛花去。」
從甄府到碎玉軒,甄嬛從一介文臣之女,搖身為沐浴皇恩的寵妃。從碎玉軒到甘露寺,她從信仰愛情的女子落成哀莫心死的修行者。從甘露寺到凌雲峰,她在果郡王的呵護陪伴下,度過此生唯一「琴瑟和鳴,歲月靜好」的單純時光。
最後,在實不得已的時空環境下,甄嬛選擇犧牲自己的幸福,保全家人的安康,離開了遠山近水如天地般恆久的凌雲峰,來到富麗堂皇的永壽宮。從當初的莞貴人,晉為位同副后的熹貴妃,利用曾讓她徹底心碎的純元皇后影子,藉著皇上的專寵,來照顧她身邊每個人,盡心安排所有能為他們安排的事。
儘管大權漸漸在握,甄嬛卻握不住最想握住的東西。更痛苦的是,眼睜睜看著那份美好在懷裡逝去,無能為力,而且終結這一切的,竟然還是她從前曾那麼深切託付過的。
【甄嬛傳】原著小說作者流瀲紫在接受訪問時說道:
「甄嬛其實是個失敗者,是個悲劇人物。她得到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權力,卻永遠失去最想要的東西。到最後她身邊沒有親人,沒有愛人,只能孤獨地活在華麗的金絲籠中。她本來不去爭、不去鬥,但漸漸地學會了爭、學會了鬥。權力是她保障自己和家人生存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她的夢想。」
因此,這是一部沒有勝利者、沒有贏家的戲。
雍正活在前朝後宮種種烏煙瘴氣的事件裡,鎮日除了上朝和批折子,就是處理層出不窮的後宮紛端。謀奪皇位以統治天下的他,自然對所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人事物草木皆兵。在這位天子身上,我只看到一位心力交瘁的可憐凡人,困在華麗無比的監獄裡,無一時可鬆懈,無一處可脫逃,無一人可信任。
皇后與華妃是同一種人。只是皇后技高一籌罷了。兩人對皇帝的愛意都到了極端,幾乎已至喪心病狂的病態地步,可能她們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活在愛意裡還是恨意裡,弄到最後,連僅存的一點良知都給吞噬殆盡。
沈眉莊與安陵容,一個太過於自我,一個太沒有自我。前者早看破皇恩寵眷不過曇花一現,寧可孤芳自賞,視聖眷於無物,也不願再淌這池渾水。即使沒能再入皇帝的眼,但能死於愛人懷裡,在戲中已屬難得的幸福。
後者總是自我菲薄,習慣依附於他人勢力之下,儘管曾利用歌聲、利用冰嬉、利用調香來獲取皇上的歡心,但一切也僅止於歡心。真要說的話,這部戲到最後真正能有善果善終的,大概只有槿汐跟蘇培盛了吧。
片尾如片頭,都是太監抽響三下鞭聲作為新帝上朝的宣告,讓整部戲就像歷史迴圈,終而有始,始而復已。乾隆就像她的皇阿瑪雍正一樣,也會有自己的前朝紛擾與後宮風雲,秀女中或許也會有甄嬛這樣聰慧的人物、皇后這般城府陰沉的角色,或是年世蘭一類飛揚跋扈的妃嬪。
在這偌大皇城裡,什麼都有,就是罕有純粹愛情,在這深深後宮中,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淒涼悲劇。雖說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掙扎與束縛,但相較之下,還是活在現代的我們,要來的幸福自在多了吧。
《一切勝敗榮辱,只存乎己心》
心得的最後,我想甄嬛之所以能夠引起這麼多人的認同與共鳴,不是因為她懂得善用機心保護自己和最愛的人,也不是因為她過關斬將最終成為皇太后,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和她一樣,總在經歷許多事情後,才學會對生命起伏淡然以對,明白世間陰錯陽差皆是尋常,瞭解到所謂的勝敗榮辱,其實只存乎己心。
如同熹貴妃自己所說的:「宮裡的人不會專寵一輩子的,想明白了便也不怕了,失寵,你若覺得這日子煎熬,那這日子過得也煎熬,你若坦然,這日子過得也坦然,一切無關其它,只在於自己的心境。」
============================================================
【甄嬛傳】片頭曲「紅顏劫」
片尾曲「鳳凰于飛」
詞:劉歡/曲:劉歡/編曲:孟可/演唱:劉歡
舊夢依稀 往事迷離 春花秋月裡 如霧裡看花 水中望月 飄來又浮去
君來有聲 君去無語 翻雲覆雨裡 雖兩情相惜 兩心相儀 得來復失去
有詩待和 有歌待應 有心待相繫 望長相思 望長相守 卻空留琴與笛
以情相悅 以心相許 以身相偎依 願勿相忘 願勿相負 又奈何恨與欺
得非所願 願非所得 看命運嘲弄 造化遊戲 真情諾諾 終於隨亂紅飛花去
期盼明月 期盼朝陽 期盼春風浴 可逆風不解 挾雨伴雪 催梅折枝去
鳳凰于飛 翽翽其羽 遠去無痕跡 聽梧桐細雨 瑟瑟其葉 隨風搖記憶
梧桐細雨 瑟瑟其葉 隨風搖記憶
【甄嬛傳】劇照集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