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仁宇:講大歷史 --- 讀歷史即是讀人心
第一次聽到「黃仁宇」這名字是國中,當時歷史老師推薦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說昨晚又讀完一遍,非常暢快。老師的功能除了傳授知識和解題技巧,還有引路人的角色。記得羅振宇說過,他永遠記得中學語文老師有次上課說了這麼一句話:「今天又讀了兩遍離騷,啊哈,就是屈原的那個離騷。離騷好啊,真是好哇。」就因為這番話,他心癢難耐,放學後馬上去找來看。
除了讓你考高分,在現實的考試戰場上得以生存,師者在「門口的那聲讚嘆」給予學生的影響,或許比考卷上的分數要深遠的多。好多年後,我終於看完《萬曆十五年》,也接連讀完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和《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原來可以這麼去看待歷史,而且,能夠不用被要求強記年代、事件、人物名字,以一股純粹的好奇心與熱情去讀史,真的很幸福。突然想起不知道在哪兒看過一句話:「要毀了一本書,就把他列入考試範圍;要毀了一首歌,就把它設成來電答鈴。」
最近讀完王憶城的這本《黃仁宇:講大歷史》,覺得還不賴。此書從秦朝寫到民國,在黃仁宇「大歷史觀」的架構下,以數字與經濟學視角,試圖還原當初的景況與時局,帶著一份讀史者的理解,評析人物和事件。歷史是人與環境的一連串互動,偶然其實是必然。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暴君,自大妄為也許只是自卑作祟。很多看似糟糕的決定,在那個困境裡,或許都是該位人物基於各種相對關係,不得已而為。而當初若有不同作法,局面會怎麼發展?我要是他,又會如何抉擇?這些自動產生的猜想就是讀史之趣味了。套句袁騰飛名言:「讀歷史即是讀人心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