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三個故事 --- 故事才是最生動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會替自己的誕生編織一套神話,不管哪裡都一樣,你想要認識某個人嗎?想洞悉他精神、心智、靈魂?那只要叫他告訴你關於他出生時候的事情就好了。你所聽到不是真相,而是故事,故事才是最生動的事情。」
~ 薇妲溫特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是在麥當勞裡面,當時我吃完餐看完報紙,突然有點累,本打算離開,但包包有帶著這本書,想說就翻一翻好了。
不翻則已,一翻就看了七八十頁。
我得稱讚作者黛安.賽特菲爾德(Diane Setterfield)得巧妙鋪陳,非常引人入勝,文字修辭優美,行雲流水地展開了接下來的故事,令人找不到時間點把這本書放下。
好幾次打算看到這頁就要暫停休息,但到了篇尾卻又忍不住繼續看下去,文字真的有種魔力,吸引我進去他的世界裡,就此俘虜我,不到最後一頁不善罷甘休。
這本書以十三為名,一看到十三這個單數,馬上聯想到了不吉祥與魔鬼,這是個西方人能避則避的數字,為何作者以此為書名?
直到看到溫特女士問瑪格麗特:「你相信有鬼嗎?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間鬧鬼的房子…」我突然震了一下,鬼,鬧鬼,十三?
隨著故事一步一步邁向結束,我才知道,原來薇妲溫特口中的鬼魂,就是自己,她那無法表露的身分,她在亞德琳與愛蜜琳之間找不到定位點,他在安琪費爾德莊園裡,只能秘密地生活著,而她自己,就是最孤獨的單數。
「我這個人的故事,在我寫作之前就結束了。」
這句話或許也解釋了薇妲溫特的名字Vida Winter,Vida代表生命,而最後被winter所覆蓋,「一切都結束後,說故事只是一種填補空虛的方法」,溫特女士說道。
她的寶貝有三,第一是愛蜜琳,第二,想當然爾是愛蜜琳的嬰兒,第三就是書本,那一個一個的故事。
在失去前兩者之後(我覺得溫特搶救出來的不是愛蜜琳,是亞德琳),她生存的意義,就只剩下書了。
而她之所以成為故事之王,本世紀的狄更斯,英國最受喜愛的作家,我想是因為她本身的真相太過殘酷、沉重且隱密,所以只能開始編造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寫出一本一本的小說,來填滿生活的空虛和寂寞。
她對於書籍涉獵的廣度,掌握文字的敏銳度,與聰明的頭腦,也促成她在文壇數十年的不敗地位。
說了無數個故事,到頭來,還是得把自己的傳記留存下來,縈繞在心頭幾十年的往事,還是需要找到適切的棲身之處。
於是她找到了瑪格麗特,因為她研究過藍迪爾兄弟,比較了解手足之情,命運的線,就這樣把她與瑪格麗特牽在一起,於是由雙胞胎來撰寫雙胞胎的家族故事,其中情感牽絆、心路歷程,種種內在的糾葛與拉扯,不僅僅在溫特、亞德琳與愛蜜琳之間擺盪,也在瑪格麗特與她死去的妹妹之間,不停地迴響。
藉由探索安琪菲爾德莊園的家族故事,記錄那對雙胞胎姐妹的成長,瑪格麗特也慢慢走入自己內心,或者說,是她死去的妹妹走進了她的心,與她合而為一。
雖然與另一個自己從小分離,但最後她釋放了自己,得到神聖而崇高的滿足,她走出來了,從此人生是自己的,可以沒有包袱與負擔地過著。
薇妲溫特的一生看似成功,五十六年寫作生涯出版五十六本書,被翻譯成四十九種語言,暢銷全球,是世界知名的作家,但她心裡始終都存有缺憾,她失去了她的最愛,她的存在如鬼魂般飄忽,比空氣還要輕,她自稱是次要情節的產物,但事實上她留給世人的,卻是精采萬分、扣人心弦的一篇篇完整故事。
空白的第十三個故事是誰的故事?
溫特這篇故事的標題為「灰姑娘的孩子」,灰姑娘雖然受盡委屈與欺侮,但童話故事畢竟是美好的,她能找到真愛,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在溫特女士的故事裡,灰姑娘的人生轉不成彩色,她的孩子在沒有結局的故事裡,繼續徘徊與等待。
如果你愛看書,你一定會愛看這本書,如同溫特女士留下來的原則,「第十三個故事」有開場、有過程、有收場,全都按照恰當的順序,鋪陳順暢,故事進行有衝突與高潮,有懸疑與緊張,有愛情與親情,有令人咋舌的結局,有安慰人心卻又共鳴不已的收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傷,雖然輪廓、大小、重量各異,但是悲傷的顏色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我們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是什麼呢?你的故事又是什麼樣子?
我想,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能面對自己的故事,不管是微笑以對,還是暗自拭淚,都需要勇氣,而這樣的勇氣,不失為另一種幸福。
「每個孩子都會替自己的誕生編織一套神話,不管哪裡都一樣,你想要認識某個人嗎?想洞悉他精神、心智、靈魂?那只要叫他告訴你關於他出生時候的事情就好了。你所聽到不是真相,而是故事,故事才是最生動的事情。」
~ 薇妲溫特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是在麥當勞裡面,當時我吃完餐看完報紙,突然有點累,本打算離開,但包包有帶著這本書,想說就翻一翻好了。
不翻則已,一翻就看了七八十頁。
我得稱讚作者黛安.賽特菲爾德(Diane Setterfield)得巧妙鋪陳,非常引人入勝,文字修辭優美,行雲流水地展開了接下來的故事,令人找不到時間點把這本書放下。
好幾次打算看到這頁就要暫停休息,但到了篇尾卻又忍不住繼續看下去,文字真的有種魔力,吸引我進去他的世界裡,就此俘虜我,不到最後一頁不善罷甘休。
這本書以十三為名,一看到十三這個單數,馬上聯想到了不吉祥與魔鬼,這是個西方人能避則避的數字,為何作者以此為書名?
直到看到溫特女士問瑪格麗特:「你相信有鬼嗎?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間鬧鬼的房子…」我突然震了一下,鬼,鬧鬼,十三?
隨著故事一步一步邁向結束,我才知道,原來薇妲溫特口中的鬼魂,就是自己,她那無法表露的身分,她在亞德琳與愛蜜琳之間找不到定位點,他在安琪費爾德莊園裡,只能秘密地生活著,而她自己,就是最孤獨的單數。
「我這個人的故事,在我寫作之前就結束了。」
這句話或許也解釋了薇妲溫特的名字Vida Winter,Vida代表生命,而最後被winter所覆蓋,「一切都結束後,說故事只是一種填補空虛的方法」,溫特女士說道。
她的寶貝有三,第一是愛蜜琳,第二,想當然爾是愛蜜琳的嬰兒,第三就是書本,那一個一個的故事。
在失去前兩者之後(我覺得溫特搶救出來的不是愛蜜琳,是亞德琳),她生存的意義,就只剩下書了。
而她之所以成為故事之王,本世紀的狄更斯,英國最受喜愛的作家,我想是因為她本身的真相太過殘酷、沉重且隱密,所以只能開始編造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寫出一本一本的小說,來填滿生活的空虛和寂寞。
她對於書籍涉獵的廣度,掌握文字的敏銳度,與聰明的頭腦,也促成她在文壇數十年的不敗地位。
說了無數個故事,到頭來,還是得把自己的傳記留存下來,縈繞在心頭幾十年的往事,還是需要找到適切的棲身之處。
於是她找到了瑪格麗特,因為她研究過藍迪爾兄弟,比較了解手足之情,命運的線,就這樣把她與瑪格麗特牽在一起,於是由雙胞胎來撰寫雙胞胎的家族故事,其中情感牽絆、心路歷程,種種內在的糾葛與拉扯,不僅僅在溫特、亞德琳與愛蜜琳之間擺盪,也在瑪格麗特與她死去的妹妹之間,不停地迴響。
藉由探索安琪菲爾德莊園的家族故事,記錄那對雙胞胎姐妹的成長,瑪格麗特也慢慢走入自己內心,或者說,是她死去的妹妹走進了她的心,與她合而為一。
雖然與另一個自己從小分離,但最後她釋放了自己,得到神聖而崇高的滿足,她走出來了,從此人生是自己的,可以沒有包袱與負擔地過著。
薇妲溫特的一生看似成功,五十六年寫作生涯出版五十六本書,被翻譯成四十九種語言,暢銷全球,是世界知名的作家,但她心裡始終都存有缺憾,她失去了她的最愛,她的存在如鬼魂般飄忽,比空氣還要輕,她自稱是次要情節的產物,但事實上她留給世人的,卻是精采萬分、扣人心弦的一篇篇完整故事。
空白的第十三個故事是誰的故事?
溫特這篇故事的標題為「灰姑娘的孩子」,灰姑娘雖然受盡委屈與欺侮,但童話故事畢竟是美好的,她能找到真愛,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在溫特女士的故事裡,灰姑娘的人生轉不成彩色,她的孩子在沒有結局的故事裡,繼續徘徊與等待。
如果你愛看書,你一定會愛看這本書,如同溫特女士留下來的原則,「第十三個故事」有開場、有過程、有收場,全都按照恰當的順序,鋪陳順暢,故事進行有衝突與高潮,有懸疑與緊張,有愛情與親情,有令人咋舌的結局,有安慰人心卻又共鳴不已的收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傷,雖然輪廓、大小、重量各異,但是悲傷的顏色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我們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是什麼呢?你的故事又是什麼樣子?
我想,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能面對自己的故事,不管是微笑以對,還是暗自拭淚,都需要勇氣,而這樣的勇氣,不失為另一種幸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