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有感
今晚的月亮被雲層環抱在其中,像個被媽媽擁在懷中的嬰孩,那臉蛋白白胖胖,圓圓得很可愛,儘管我已吃飽,還是很想要飛上天去偷咬一口。
聽故事是幸福的
圓胖的月亮提醒著我們,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家家團圓的元宵節,傳統上是個提燈籠、放煙火、吃湯圓的日子,而中國很多的節慶習俗之所以存在,都是由災禍而起。
就拿過年放鞭炮來說吧,很久很久以前,有隻恐怖的年獸總在歲末下山吃人,人們飽受驚嚇,不甘其擾,最後用敲鑼打鼓,點燃爆竹的方式,來嚇走年獸,才換來一整年的平安,這是過年時放鞭炮的小典故。
從前在平溪一帶,每當春節時期,常有盜賊出沒,劫掠民糧與財寶,當地的青壯年自願留下抗敵,請老弱婦孺上山避難,並約定若退敵後,以燈籠升天為信號,後來果然成功擊退盜賊,而平溪的天燈就成了傳統習俗,是和平的象徵。
另外,據說在很久以前,有隻神鳥從天飛到人間來,卻被獵人給射死了,玉帝大怒,命其兵將在正月十五放火把人類都燒死,玉帝之女於心不忍,連忙降至人間通風報信,正在眾人束手無策之時,有位耆老提議:「我們何不在正月十五前後三天,掛大紅燈籠,施放煙火,讓上帝以為我們早就被燒死了。」
這辦法果然矇騙過玉帝的眼睛,人們得以安然存活,這就是元宵提燈籠、放煙火的典故。
一個一個的災難,人們一一地勇敢克服,儘管那些禍患不再,而退敵的方式都流傳下來,成為現今的習俗,不管是真或假,這些都是民族的共同記憶,是傳統文化的集體結晶。
故事,有時候比事實還要吸引人的,往往可以流傳到很久以後,人們都還記得,故事總是溫暖,但真相卻常常是冰冷的,所以大家都喜歡聽故事,一個一個的神話故事,民間傳奇,聽了再聽,都聽了幾百次了,說也奇怪,卻永遠都聽不膩。
所以說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都因為故事而幸福著。
我的元宵夜
那麼今晚我在做什麼呢?
猜,燈,謎,很傳統吧。
沒錯,我就在家旁邊的一間廟「舉喜堂」的廟庭前,跟一群地方的鄉親父老一起猜燈謎。
有七彩燈泡,炫麗燈光旋轉的鄉下舞台,有在台上主持與唱歌的老爸,有搶答了千萬次卻還是答錯,開始要求洩題的媽媽桑,有隨便亂猜卻剛好答對的歐吉桑,有很厲害答對很多題的小朋友,也有一題也猜不出來,滿臉苦惱的鄰居弟弟。
大家一雙眼骨碌碌地看著台上琳瑯滿目的獎品,口水直吞,然後那種非常扯,顯然未經過大腦的答案也說了出來,亂槍打鳥地希望塞中一題也好,在這個時候觀察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就成了我一邊猜燈謎,一邊做的好玩消遣。
這是舉喜堂的傳統,每年元宵總會有燈謎大會,總會聚集鄉里百姓們一起來共襄盛舉,有人絞盡腦汁在猜謎,但更多的是在後方閒話家常的地方親戚與朋友。
比燈謎與獎品更重要的東西,我想是節慶帶來的那種團圓氣氛,那份只在家鄉找得到的溫暖,那種與熟悉的一群人處在一塊的安心感。
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弟,還有從小看著我長大的姑姑婆婆們,每張臉如此熟悉與可親,大家在說說笑笑之間,送著一年又一年過去。
或許過幾年,有幾個老人消失了,有幾個小孩長大了,時間在走,人會變,組合會變動更換,但不變的是那一份溫情,是每個人對於鄉土的感情。
那是永恆的,不管時間將人事物,如何洗牌與重組,我都相信那些情感,會一直流下來的。
而處在這元宵猜燈謎習俗之中的我,正站在自己的位置,向大家揮揮手,向過去點頭致意,也深深期待著未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