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柏豪老師的生命樂章分享 (原載於54期南水青年)

      這是最近接受學生訪問而寫成的一篇文章,主題是教學路上及單車環島的心得。原本是為了台南海事校刊南水青年而撰文,後來想說也可以貼來這裡跟大家分享。題外話,剛剛發現造訪人數還有百人,有點嚇到,我已經...很久沒有寫文章了耶。這些朋友們,不管是手滑點進來的,還是陳年的舊格友,感謝你們的點閱。  對了,兩個主題的提問部分是電子科畢業生莊佩璇寫的,很優秀的學生,謝謝他問這些「有深度」的問題。

IMG_5640.JPG

一、回顧過往,為什麼你會想當老師?那麼你是怎麼考上的?考教甄時曾有怕辛苦而想放棄的念頭嗎?從實習的菜鳥怎麼變成經驗豐富的老鳥?教學以來讓你最難克服的事情是什麼?教書這些年你是如何讓學生相信服於你?教了這麼久的書你最懷念的是哪一班?為什麼那一個班會讓你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教學至今你的教學理念是什麼?

      當老師的念頭是高三開始萌芽的,之前完全沒想過。一來因為喜歡畫畫,一直想當個漫畫家。二來由於我太調皮,總讓師長頭痛不已,因此無法想像自己會成為老師,因為那勢必意味著會有很多調皮的學生讓我頭痛不已(笑)怎麼會想當老師呢?這段心路歷程我曾於52期【南水青年】裡《其實,我不是毒瘤》文中分享過。簡言之,就是從「英文本來很差,後來不斷進步到竟然開始教別人,而對方竟然也開始進步了」的過程中獲得了幫助他人學好英文的成就感,故決定把英語系填在志願卡順序的前面。

      怎麼考上老師的呢?其實我覺得,重點不在如何準備教師甄選,而是在這之前的漫長歲月裡,你究竟儲備了多少能量、累積了多少實力。有句話說得好:「你努力做的事情,也許暫時看不成功,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沒有成長,而是正在扎根。」我從大一升大二的暑假起,開始了補教人生,自此直到畢業,幾乎沒什麼假期空檔。因為寒暑假是招生旺季,老師們必須使出十八般武藝,為了即將到來的春季班和秋季班,替補習班留住原本的學生,吸引試聽的學生。當時我看著大學同學們一個個飛出國去,滿心羨慕,但回頭又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專注地把路走好就對了(換句話說,認命啦)。補習班主任也分享他的獨特觀點:「其實教書這個工作很棒你不覺得嗎?學生們繳學費聽你上課,不就等於他們付錢請你備課讓你變得更厲害嗎。」說法有點自利,但似乎也有道理,對吧?就這樣一路堅持下去,到大學畢業前,我已出版數本英語學習書,編寫了英檢各種程度的系列講義,積累了三年紮紮實實的舞台教學經驗。而這些,都是我參加教師甄試的利基,讓我非常順利地頭一年就考上正式老師。

     至於有沒有怕辛苦想放棄的念頭。老實說從來沒想過。因為那代表承認自己實力不夠。而且,當你這樣想,如何對得起之前苦苦奮鬥的自己呢?放棄,說明了你對於成功的渴求還不夠強烈。當你對一件事擁有熱情,就會把所謂的苦當成磨砥實力的石子。考教甄那幾個月確實很辛苦,一方面有實習工作,一方面又得撥空讀書、寫考古題、練試教,奔波全國各地應考。雖然前幾間學校連複試都沒進,但分數都不會差很多。漸漸地,我開始能夠進入複試,縱使依舊鎩羽而歸,可越考,越感覺慢慢進入狀況,也就更加相信自己辦的到。補習班那邊曾勸我不用這麼辛苦,乾脆直接回去教課。不過他們越是這樣講,我越必須考上,一旦想著考不上反正還有補習班可以教,那就絕對考不上了。預先給自己留後路,或多或少會影響前進的義無反顧。

      進來海事到現在,已經快八年了。從23歲剛實習完稚氣未脫的青年,如今已過而立之年,要說菜鳥當然早就不是,但經驗豐富我想還差的遠。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拿捏上,尚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同事間的分享交流,前輩們的建議指教,都是日後改進的珍貴參考。沒有完美的境界,但有朝向完美所做的努力。至於教學以來最難克服的,我想是學生落差越來越大的程度差異吧。一個班級裡,有基礎不佳、學習動機低落的同學,也有自主性非常強的同學,有英檢初級初試怎麼考都考不過的,也有多益六七百分的,面對這樣的學生組合,該怎麼上課?我覺得學習英文最理想還是要能力分班,分成基礎班、普通班和進階班,這樣一來對於課程安排和學生吸收絕對最有效率。不過沒辦法,理想和現實總是有段差距。坦白說,平時上課我只能顧及大部份程度還行的學生,盡量用聯想的方式來整理單字片語,用容易理解的角度去解說文法概念,穿插實用的生活用語,分享個人經驗,讓學生們知道,其實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英語學習機會。「就算無法讓你愛上英文,至少讓你不要討厭英文。若有所謂我的英語教學理念,那大概就是這句話吧。

      教書這些年如何讓學生信服於我?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界定一下「信服」。我理想中的信服,是學生認同並信任你這個老師,他們不只課業有問題會來問,生命中遇到了困難也願意傾訴給你聽,並請教你的意見。我不希望變成教書匠,而是期望自己除了傳遞知識外,還能陪伴學生真正走過高中這三年的黃金歲月。記得之前我在某篇文章中,曾提到身為高中老師一種很特別的權利:「青春盛世的參與權」。當時是這樣寫的:

     「怎麼說呢?我們常聽周遭朋友談起高中時期是生命中最單純美好的時光對吧。這三年剛好涵蓋16、17、18歲這段『少年以上,成年未滿』的青澀年華。很多人的初戀、初吻都發生在這個階段。你我也在此時,漸漸確立自己未來的方向,人格特質亦趨於定型。在這時期,同學們整天一起上課,一起比班際球賽,一起參與各項活動。課業上有統測或指考這共同的奮鬥目標,所以一起K書,一起因為考試密集而哀嚎慘叫,一起抱怨過於嚴格的金剛老師與鐵血主教。一起在下課時間偷看對面大樓的可愛學妹,一起傻呼呼地追求校花級的學姐。一起吃冰聊八卦,一起看海想未來。不管怎麼說,這些點滴片段所支撐起來的『一心同體』革命情感,是上了大學就很難再有的。於是我們看到《九降風》的林書宇和《那些年》的九把刀,都選擇把這階段的人生故事化成動人影像。因為,從各方面來看,高中時期既是奠定人格基礎的關鍵歲月,也是回味無窮的記憶寶庫。很多很多年後,當你們都出了社會、各自有了工作與家庭,再度聚首時,就會發現,高中生涯原來是無價之寶。那麼,為一位高中老師,擁有這『青春盛世的參與權』,協助各位打造美好的高中回憶,不也是一種可貴的榮幸?」

      我不會刻意去讓學生信服我,反之,我會希望能盡量陪伴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人生何其短暫,在彼此生命中能朝夕相處三年之久,不是件容易的事。然在班級經營的過程中,真的還有很多細節需要琢磨。而若提到哪個班讓我最懷念,我想導師班當然是最有感情的,但這些年也有好幾個非導師班和我培養出非常親近的關係。感謝他們給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二、2012年的單車環島18天,你的動機是什麼?你的家人曾經反對過嗎?你的家人是如何支持這次的單車環島?在這18天的旅途中,你認為台灣最美的是什麼?有人說台灣從北到南風景各有特色,而且台灣人比各地風景來的更有特色,你認為呢?這次的環島途中你遇到多少不如意的事?你又是如何面對解決的?這次環島讓你有多少收穫?在這18天的環島你覺得台灣哪些是需要改進的?

      我總共單車環島過兩圈半。第一次是2008年與大學同學俊翰和表哥阿瑋,花了兩週完成。原本預計十天,但因為沒訓練也沒經驗,三人首日傻傻地從台南硬騎到台中。結果表哥膝蓋爆了,提前打包回家。我的膝蓋也在苗栗白沙屯的海邊開始抽痛。後來痛到無法再騎,只好滯留新竹,醫生說我膝蓋嚴重發炎,建議放棄環島。父母在電話裡也說服我回家養傷,說什麼「留得膝蓋在,不怕沒車踩」。不過倔強的我還是邊吃止痛藥、邊噴肌樂,咬牙繞了台灣一圈(錯誤示範)。

      2012年是第二次單車環島。從2008年首次單車環島回來至2012年,我騎過台灣許多地方,包括台南高雄鄰近的山路,以及墾丁、日月潭、杉林溪、武嶺等知名景點,甚至還把單車運到中國,在北京的胡同裡穿梭,在上海黃浦江畔兜風。不過心中一直想找機會一個人單車環島。2012年夏天我寫完論文,順利取得碩士學位,雀躍的心有如搭在滿弦之弓上的一支箭,登時就要奔飛。時機應該成熟了,出發環島吧!我聯絡散落在台灣各縣市的高中大學老友們,告知他們此事並相約到時有空不妨聚聚。「我可是騎著單車大老遠從台南跑去找你們內。」我這樣說。因此動機除了想試看看獨自環島、排除撰寫論文累積的毒素,還包括拜訪久未見面的朋友們。

      接著來聊聊環島的路線。台灣夏天吹西南季風,適合順時針環島,順風加上西部地勢平坦(除了苗栗段),騎起來輕鬆,速度也較快,就當作暖暖腳,讓身體適應長時間騎車的節奏。西部我通常都騎台一線,過了台中虎頭山後,接濱海61快速道路直至淡水河。到了北部,可考慮騎台二線沿著北海岸,撿完最北端的富貴角,繞過最東端的三貂角,前往宜蘭。或是穿過台北市區,從新店騎上北宜公路,也就是台九線,騎完九彎十八拐的羊腸山路,看到遠方氤氳的龜山島,溜下來就到了宜蘭。台二線距離較長,但坡度起伏較緩。台九線算是抄捷徑,但北宜公路海拔高,騎乘難度相對也高。

      騎到蘇澳後,台二線沒入台九線,緊接著登場的,就是環島途中最險峻但也最壯麗的一段路:蘇花公路。全長約118公里,以別名「百里分」的和平車站為中心點,以北有兩座大山必須翻越,以南有十個隧道貫穿山脈。由於開鑿在斷崖峭壁,道路旁就是深邃的太平洋。順時針騎靠山壁,視覺上比較有安全感,但有落石風險,逆時針則得貼著護欄,雖不容易被落石擊中,但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足墜崖。由於危險性高,很多環島客此段選擇搭火車。同學們若將來打算環島,記得衡量天候狀況與自身體能再做決定。從花蓮往南,又有兩條路可選:山線台九線或海線台11線。台九線筆直平整,西有中央山脈,東有海岸山脈,在兩座山脈間的平原騎車,何其舒適寫意。挺過驚濤拍岸的蘇花公路,接著騎風光明媚的台九線,特別有種苦盡甘來的開闊感。海線另有一番風情,沿途也有三仙台、美麗灣和都蘭村等景點可拜訪。

      台11線過台東後併入台九線,此後一路往南至達仁後上南迴。南迴公路是環島途中難度次高的路段,蜿蜒陡坡考驗著旅途接近尾聲之際身體的耐力。到達制高點壽卡後,可選擇滑到西部的楓港,或是往南殺到墾丁去。不過無論騎哪一條,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環島即將結束。大多數的人,此時屁股肉應該都爛到沒知覺了,手腳大概累積了大大小小的傷痛,皮膚也吸滿熱情的陽光而有曬傷的痕跡,但我想沒人會抱怨什麼,反而開始不捨、懷念、回憶起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就這樣,要結束了嗎?」面對前方不斷接近的家鄉,在心裡這麼輕輕問著。結束了嗎?當然,還沒結束。只要身體健康,只要渴望夠強烈,未來還是有很多機會再環第二次、第三次等等,直到騎不動了為止。

      我2008年跟朋友完成首次單車環島,途中雖然膝蓋發炎,但還是玩了許多景點,例如去野柳膜拜女王頭,蘇澳泡冷泉,秀姑巒溪泛舟,參觀瑞穗和初鹿牧場。2012年改騎不同路線獨自又繞了一圈。途中和許多老同學見面吃飯。在台北住了兩天,順便去烏來溫泉、國父紀念館和台北101。到宜蘭住兩天,特地到冬山河畔的童玩節玩水。在蘇花公路上的南澳住了一晚,和泰雅族小孩打籃球。在花蓮待了三天,慢活地享受文創與美食之旅,也跑到山裡跳進慕谷慕魚旁的翡翠谷游泳。我在美麗灣見證海洋被政府財團掠奪的荒謬,在鐵花村聆聽原住民的天籟嗓音,在森林公園裡的活水湖仰泳。到此一切都非常順利。單車沒出狀況,雙腳始終充滿力量,但台東第二晚竟開始全身無力,吃東西就吐出來。查了一下應是連日騎車累積的中暑症狀。隔晨勉強上路,結果還能在空腹狀態下騎到墾丁,人的意志力真不可思議。颱風過境前的傍晚終於返家,老媽看我蓬頭垢面、身形消瘦,劈頭就說:「啊我兒子怎變流浪漢了?」後來站上體重計發現足足瘦了五公斤。2013年,我騎著小折首次嘗試逆時針環島,到花蓮時心血來潮騎上中橫,切過台灣的肚皮,一個人用小折成功抵達公路之巔,武嶺。猶記得當我看到「合歡山」三個字時,靜默凝視良久,感動到眼淚不自覺掉了下來。

      由於第三次環島只環半圈,故累積起來共環了兩圈半。環島家人曾經反對過嗎?一開始老媽當然會擔心,後來她也習慣了。不習慣都不行。因為這些年我弟也單車環島過兩次,53歲的老爸也在2013年超人般地只花六天就完成這項壯舉。「我已經習慣家裡三不五時就有人在環島的感覺了。」老媽帶著不願承認的驕傲故作無奈地說著。而台灣最美的是什麼,風景還是人呢?其實人不也是風景嗎?至於美不美麗,我想同學們日後有機會繞過一圈就知道,就能理解西班牙水手的「福爾摩莎」之嘆,就能明白台灣為何是座寶島。繞了幾圈,我發覺我更愛這片土地了。原本僅聞其名的鄉鎮景點,在踩動輪框親自走過之後,那一街一景一草一木,那清早陽光灑落的氛圍,那風吹過來土壤和著青草香的味道,那小吃店老闆娘熱情燦爛的笑容等等,只消輕閉雙眼便能浮現。實際走過的經驗,把本來的片面知識,轉化為活生生的溫熱印象。現在只要提及苗栗通霄,腦海馬上浮現海堤那一排巨大的白色風車,聽到東澳立刻想起烏石鼻這個神似蛇頸龍長長脖子的海岬,新聞報導蘇花公路坍方心還會揪一下。非常明顯地,隨著環島足跡的延伸,我和土地間也逐漸產生立體的情感連結。這無疑是環島帶給我最大的收穫。

      最後回答「台灣有什麼需要改進的」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希望政府財團建商們能夠還給我們一個自然不受破壞的台灣。」當我看到花蓮的好山好水被水泥業者糟蹋,青翠山巒彷彿狗啃似的這裡禿那裡禿,誰看了不心疼。另外,海洋沙灘本就是人人皆可親往的公共財,為何政府配合私人企業為所欲為,在原住民賴以維生的杉原海灣蓋違建,破壞珊瑚礁等自然生態呢?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永遠是天秤兩端,若以五十年為計,或許會注重前者,但若把時間軸拉至百年甚至更久以觀之,你我當然要盡力守護這片餵養一代代台灣人的家園。

      思想家羅素曾說過:「在人與生命長河渾然天成的深邃連結之中,一個人能找到最巨大的快樂。」與其一味迷失在金錢遊戲、權力鬥爭裡,或是鎮日埋首工作、沉迷科技,我覺得人有時候必須要抽離出來,回歸檢視渺小的自己與大自然之間的臍帶,看看你我生長的這片土地,親近泥土,感受山林海洋的氣息,生命也許會更完整吧。而單車環島,不就是一個很棒的方式嗎?

      Just do it!Let’s bike around Taiw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純白裡的繽紛 的頭像
    純白裡的繽紛

    純白裡的繽紛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