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刺蝟的優雅 --- 外表尖銳,內在溫柔

        看完了《刺蝟的優雅》,感覺很棒。
    
        裡頭的主角是一位長於富裕家庭裡的12歲女孩芭洛瑪,和一個高級公寓的老門房荷妮。

        這一老一少以第一人稱寫成的私密日記,交錯成了這一本書。
    
        作者妙莉葉.巴貝里(Muriel Barbery)是個大學哲學教授,因此書裡當然少不了一些哲學性的思想辯證。
    
        對於沒有什麼哲學底子的我來說,那些人名與理論雖然看得有點吃力,但再三玩味之後就覺得還蠻有趣的。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荷妮這角色一直讓我想到《過於喧囂的孤獨》裡的老打包工漢嘉。
    
        兩人同樣數十年來做著毫不起眼的工作,兩人的腦裡同樣有一座浩瀚的文學與哲學宇宙,無數璀璨的星辰環繞在其中。外人對此當然一點也不知道,只道兩人是社會最低下階級的一份子,不用多予理會。
    
        但相較於老漢嘉的孤獨際遇,門房荷妮還好得多了。
    
        她有知己曼奴菈的陪伴,有小津先生與芭洛瑪兩位忘年伯樂的溫暖友誼,她有列夫這隻貓的慵懶依偎,還有青苔上的茶花、歡愉的夏雨,和一幅幅象徵永恆的靜物畫。
    
        這樣的喧囂無疑比老漢嘉的要多采多姿了。
    
        漢嘉的生活充實卻苦悶,而荷妮雖然大小雜事繁多,卻能有大樓住戶們的馬戲與蠢言可供點綴,平常除了小心翼翼不讓自己的學識品味露餡、裝模作樣地完成門房的工作之外,其實還頗輕鬆愜意、自得其樂的。


荷妮與芭洛瑪:兩隻優雅刺蝟

        其實,荷妮扮演著一雙利眼,犀利地注視著法國中上階級生活的一切。
   
        這些布爾喬亞之輩的食衣住行中,那自相矛盾的作為與理念、荒謬可笑的處世姿態等種種的表面功夫在荷妮的目光下似乎都被剝得精光。
    
        一群「自以為什麼都知道卻其實什麼都不知道」的富人,在看一位「以為她什麼都不知道事實上卻什麼都知道」的婦人。
    
        我知道非常拗口,不過我想應該是這樣說沒錯。或許荷妮的觀念也充滿著偏見,但誰不是這樣子在看著別人呢?
    
        我想她確實點破了階級背景差異之下的種種迷思,而且那些她與大樓住戶們的互動與對話,既尖銳深刻同時又饒富趣味,讓人莞爾再三。
    
        芭洛瑪將荷妮形容成是一隻「優雅的刺蝟」,的確非常貼切:
    
        「米榭太太,她有著刺蝟的優雅,外表看起來全身都是刺,防守嚴密,可是我直覺她的內在也跟刺蝟一樣細緻。刺蝟這小動物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特別愛好孤獨,而且非常非常的高雅。」

        其實芭洛瑪本身也像一頭小刺蝟,只不過性子比較倔烈了些。
   
        她有著與荷妮一樣的低調孤僻,看不慣冠冕堂皇、浮誇矯飾的外界事物,因此喜歡讓自己躲起來,不愛跟人打交道。
    
        聰明透頂,卻低調處理自己的敏銳天份。
    
        與家人格格不入的芭洛瑪,甚至決定在13歲生日那天放火燒了自家,然後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樣刺蝟般的兩人在見面的那一刻,身上的刺通通就收斂起來,以簡單的一杯茶融化了彼此堅硬的外殼,交換柔軟的真實內在。
    
        默契像早就約定好了似地存在於小小的房間裡,空氣裡聞的到久違的熟悉感。
    
       看到這裡心裡蠻感動的,兩個沒有交集的人突然有了接觸,這樣的荒謬或許可以視為一種溫柔吧。
    

小津先生:清新東洋風

        從小津先生的出現,可以發現作者妙莉葉女士應該是對日本文化很有好感的。
    
        荷妮對日本文化到了進乎渴慕的地步。從電影到文學,從隔扇滑門的完善設計到日本女子的小碎步之美,這些對她來說簡直都是藝術的展現。
    
        她對日本的偏愛在小津先生出現前就都已醞釀完畢,因此小津先生的出現,正是心中那些傾慕與嚮往的具體化。
    
        謙恭有禮,舉止合宜,格調高雅而不咄咄逼人,氣質出眾但不優越凌人。光是看書裡的描述都彷彿能感受小津先生的迷人之處了。
    
        這股清新的東洋風是法國精英文化的一個對比,身為外來者的角色卻能如此受歡迎,不只是對於荷妮,還有其他大樓的住戶們。這說明了什麼?
    
        感到新鮮是個壟統的說法,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法國人對傳統舊文化的一種厭倦與麻痺,會不會是對新出口的企求與渴望呢?
    
        我想這應該也是作者自己的心聲吧。

藝術與美

        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無限期的存在」這篇。
    
        講「靜物畫」,講畫裡那無情無慾無所求的永恆本質,講那超脫覬覦心與渴望的完美感受。我覺得說得真好,讓我一看再看,別有體悟。
     
        當尋常之物被畫進畫裡,它就是永恆了。
    
        蒙娜麗莎也許只是一介微不足道的女子,但她的微笑入了畫,卻能穿越時空的限制,在那麼多人的心上留下痕跡。
    
        星星與月亮只要抬頭就能看得見,我知道它們是存在很久很久的天體了。
    
        但每當我看見梵谷的「星月夜Starry Night」,心中總有著莫名的感動。老天,那是1889年的星星與月亮阿。
    
        梵谷用濃烈的情感將它們畫下來,讓後世的我看著這幅畫的時候,感覺好像進入梵谷的靈魂軀殼,以他的眼、他的心在看著當時的聖瑞米(St. Remy)夜空。
    
        我對那些永恆沒有份外的渴求(想渴求也渴求不了),只有純粹的欣賞與讚嘆。
    
        而渺小如我,這便已足夠。
    
        我很喜歡芭洛瑪與荷妮對於美的感受能力,不只是藝術畫作的領域,還有日常生活的每個小細節。即使是不顯眼的花落瞬間,翻滾跳水的剎那,甚至小狗跌倒的糗樣,都有美的可能。
    
        每個人對於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體會。我想最重要的是,不要封閉自己的審美直覺,不要停止追求生命中的任何一刻的小感動。
    
        那樣的本心像是一片不受世俗汙染的湖泊,白天載著飄過的每一朵雲朵,夜晚則倒映著閃爍的點點繁星。
    
        那些雲朵與星星或許沒有人知道,但其實也不用給誰知道,對於美的體會是自己心裡的事阿。
    
        甚至我覺得,一說出口就不再是當下那百分之百的美了。
    
    
        拉拉雜雜說了好多。不過其實我只是要說《刺蝟的優雅》很好看這個事實而已,在此向各位分享與推薦這本好書。
    
        話說同名電影現在熱映中,但只有台北長春戲院有放映,可恨人在台南不能看阿。請問有版友看過了嗎?



Starry Night -- Van Gogh



Starry Starry Night  -- Don McLe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純白裡的繽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