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
在一生中,免不了要與人相處,我們常常說一個人善於說話,言詞鋒利,講話滔滔不絕有如長江氾濫、黃河潰堤。但好像很少聽到別人說:「哇~你好會傾聽喔!」說話是主動,傾聽是被動,說話者當然較容易受到注意,但是,我覺得,傾聽可能比說話還重要,而且,學會傾聽比學會說話更難。
常常很多時候,別人跟我們說話,我們只是敷衍性的點點頭,嗯啊嗯,說幾句:「對阿~對阿~然後呢~是阿」這根本不是傾聽,只是假裝在傾聽而已。換個角度想,我們說話時,希望別人能專心聽,別人說話時,難道就喜歡講給空氣聽嗎?
心靈導師奧修說:「當你專心傾聽某人時,你便忘了自己;如果無法忘記自己,你便無法傾聽,你的自我意識過多,只是假裝在傾聽罷了。」
想一想真的是這樣,傾聽必先忘記自己。別人對你說他的心事,你卻想著明天的考試;別人向你吐露苦水,心情很悲傷,你卻想衝回家看全民大悶鍋讓張國治帶你上天堂;同學跟你分享快樂喜悅,你竟然想著晚上要跟女友去賞月!!
這樣的傾聽有何品質可言,兩個面對面說話,實際上兩人的內心大概差了好幾光年,那不如去做各自的事情,回家睡覺去還比較划算。
「耳朵是有象徵意義的。曾注意過嗎?你的耳朵除了通道以外什麼也不是,它只是兩個孔洞。耳朵比眼睛來得更女性化,眼睛是男性化的;耳朵是陰,眼睛是陽。當你看著某人的時候,你是在主動出擊;當你傾聽某人時,你是被動、帶著接受性的。
那就是為什麼盯著別人太久是粗魯、不禮貌、不當的舉止。「看」是有時間限制的,心理學家說這個限制是三秒鐘。如果你看著某人三秒鐘來還可以,超過三秒鐘就不是看了,成了「瞪」;那是冒犯,你侵犯了他人的領域。但傾聽是沒有限制的,因為耳朵無法侵略,它們就只能是原來的樣子。
注意過嗎?眼睛是需要休息的。到了晚上,眼睛需要休息,耳朵卻不需要,二十四小時都是敞開的,年復一年都是如此。而眼睛無法張開超過幾分鐘,需要不斷地眨動、不斷地休息。
主動是會疲倦的,因為主動是把能量往外放射;所以眼睛需要不斷的眨眼、休息、而耳朵總是處在休息狀態。因此音樂一直是許多宗教用來進入祈禱的媒介,音樂讓耳朵有更多的震動、更加敏感。你必須讓自己更像耳朵,而不那麼像眼睛。」
這是奧修的一番見解,我邊看邊點頭稱是,覺得很有道理。在每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除了睡覺我們是不是一直張著眼,看電腦螢幕,看人群往來,看書本雜誌,看天空綠地,甚至看正妹型男。我們可不可以試著去閉上眼睛,不管在哪一個地點,什麼時間,just close our eyes,去聽這個城市的聲音,去聽這個世界的聲音,去傾聽這個宇宙的聲音。道教裡的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改成觀世光菩薩呢? 因為他要聽聽百姓人民的疾苦聲音。佛家裡也有聽海潮聲的說法。在現代醫學上,音樂更可以治病,而且甚有療效。
有時候我在散步時,會刻意閉上眼,聽風把樹葉吹動的沙沙聲,或是聽聽鳥鳴昆蟲叫。我甚至曾經在車水馬龍的馬路騎樓內,閉上雙眼,讓自己靜下來,去感受人潮或車潮的動感,可能聽到計程車猛按喇叭,可能一對情侶說情話從我身旁擦過,可能賣冰淇淋阿伯叫賣一聲又一聲,不管是那一種聲音,我都覺得特別有興味,原來,嘗試用另一種感官去接收這個世界的訊息,是那麼好玩。
那也是一種自我昇華的感覺,覺得跳脫出這個世界了,身體在上面,意識很清楚,但就是輕輕的。算是一種打坐吧!打坐就不是聽外面的聲音,而是觀自在,聽自在,看內在的光,聽內心的聲音。打禪總要閉上眼,不受外界色彩物體的干擾,專心在自我裡面。佛陀就是這樣在菩提樹下打坐,才悟道,大智慧才因此而通。
我們必須讓自己更像耳朵,而不那麼像眼睛。
~與各位共勉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