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貧致福 --- 生活,清清淡淡就好
「清貧生活不是貧窮,有錢未必是富裕。」
~ 證嚴法師
前天晚上,我去了某家量販店,看液晶螢幕與音響,最近我正考慮把這些東西一一擺在新整理好的房間,讓它更宜人完美。
今天下午,則到南門路的假日花市看看花草盆栽,又逛了水族寵物店。
想為剛整理好的新房間添加一些裝飾與花樣,用綠色植物來活化空間,柔化幾何的四面牆壁。
海陸要並重,因此也打算安置個魚缸,讓房間有魚兒水中游,有水草擺擺頭。
況且政府現在提倡「刺激消費,全民一起來」,因此多逛多買似乎是合理至極的當務之急,但我最後卻沒有買。
液晶螢幕和音響加起來可能就得好幾萬,花花草草和魚缸加起來也得幾千塊,我想買,但沒買。
家裡的電視與電冰箱使用多年,電視螢幕的色彩已有點問題,而電冰箱也用了十多年了,底下不時會漏水。
我想,要過年了,錢還是省下來,用來幫家裡添購新家電好了,錢要花在刀口上,該買就買,能省則省。
多消費刺激景氣很重要沒錯,但多消費不是亂消費,錢要花,但不能虛花,要實花,我想,如果不懂節制,那3600元的消費卷也只會淪為物慾下的犧牲品。
房間的設備,目的是為了享受,在這景氣不佳的環境下,物質享受應該能減則減,冰箱與電視算是民生用品,如果要更換,應該優先列在名單之前。
這是腦裡思考之後的打算,而今天在書局翻了證嚴上人的這本新書「清貧致福」,我的決定更加確切了。
生活,清清淡淡就好
書裡說「現代人應該精神往上比,物質往下比」,我覺得很有道裡。
這波金融風暴的衝擊,讓全球人心惶惶,談經濟色變,很多習慣虛華生活的人不能適應,嚴重缺乏安全感,股票投資客財產縮水大半,叫苦連天。。
所謂習慣虛華生活的人,其實包含我們大多數人,在台灣的我們,比起辛巴威、阿富汗、中國內陸等地區的人民,生活已是很好過了。
經濟再怎麼難過,挨一下也就過了,人生在世不過就是一天三餐,照顧得了也就過的去了,其他的都是多餘的奢侈,有錢有閒再來考慮不遲。
物質往下比,時代不景氣,就盡量減低物慾,把心盤小一點,清貧不一定是「苦」,欲望的減少或許讓我們更靠近「福」。
這樣想來,這個時代的來臨,或許是一種人心的考驗與粹煉,學習如何控制欲望,減少虛榮,不也是件好事,如果太歌舞昇平,貪慾反倒四處橫流吧。
生於憂患,在危難中才有希望的崛起,因為要更努力更付出,才會有收穫,而安逸會催眠人心,天快塌下來,你還以為別人在危言聳聽。
「什麼都不買,會不會太剝奪享受的權利阿,人生會更無趣吧?」或許有人會這麼問。
享受不一定是物質取向,也可以是精神層面,你只要把前者的比例,慢慢地挪一些到後者就好了。
沒有人完全不買東西,剛剛談過,該買還是買,但是要買所當需,避免過度豪奢,如果習慣買衣服吃大餐,不妨慢慢把量減少、降低,多想幾分鐘再做決定。
就我而言,平常的開銷除了三餐,大多是買書或看電影,我的書大多都是透過網路訂購,電影幾乎都一個禮拜去電影院看一次。
經過評估,我可以減少買書的量,值得收藏的再買,有興趣的可以去圖書館借,讓一本書的價值發揮到最大,自己也可以省下一筆錢。
電影呢,大概兩周看一部首輪就好,多去二輪戲院看,比較便宜。
或是去出租店,現在歲末年終有不少優惠,例如像我去的那家,租兩片可以拿三片,我都租一支新片兩支舊片,這等於一百元就可看三部電影。
因此不是不花錢,不是不娛樂,只是把錢做更經濟實惠的應用,這樣的快樂不一定就遜於瘋狂血拚,因為它是充實的,不像血拚過後,常常是一股物慾氾濫後的空虛感(我也曾體會過阿)。
節制物質享受,把生活過的清淡一點,要的少一點,給的多一點。
我們不要自嘆自憐,只看自己沒有什麼,應該看自己已經有了什麼,可以奉獻什麼,這樣的人生或許會快樂得多。
這是個目標,我也該好好努力邁進才行,因為說都很會說,道理大家也都懂,但能實行的有幾多人呢?
電影「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裡的泰勒德頓說:「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 你擁有的東西,最後擁有了你」。
這句話我一直記得,醉心於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我們就不是擁有者與享樂者,而成了為物所役的可憐奴隸。
清貧致福,這個逆向思考很適合目前的社會現況,其實不管身處哪個時代,即使是最富裕的時候,也不能忘記精神的充實,不能捨棄儉約的美德,因為人的價值由此而生。
當生活習慣單純,富不富裕與我何干,景不景氣又奈我何,這是一種自體的免疫力,如此一來,外在所謂經濟衝擊也就沒那麼有殺傷力。
如果當你可以揮霍的時候你不揮霍,當你無法揮霍了,你就不會有所感覺,就沒有那麼痛,一旦凌駕於物質之上,就不會受其控制。
謝謝證嚴上人的這本「清貧致福」,翻開它就像是按下了鍵,啟動了源源不絕的體悟與領會,讓人受用無窮,各位朋友可以一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