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本的感動 (123)
- Mar 02 Mon 2009 11:04
行道天涯 --- 孫中山與宋慶齡的革命與愛情故事
- Feb 19 Thu 2009 22:47
台灣連翹 --- 這是每個台灣人,都該讀過的一本書
- Jan 29 Thu 2009 01:30
爺爺和我 --- 那樣純樸的年代
會買《爺爺和我 The Old Man and The Boy》,是因為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介紹這本書的文章,寫道此書在三十年前風靡了一整個世代,屬於很多人小時候閱讀的美好回憶之一。
此書當年由《國語日報》出版,那時我還沒有出生,我記得小時候,媽媽有訂《兒童日報》,我最喜歡的是敖幼祥的四格成語漫畫,還有《烏龍院》連載。
我喜歡畫畫,且畫風與敖幼祥相近,後來我收集了一到十冊的中國成語漫畫,還有其他的敖幼祥長篇漫畫,現在翻來仍愛不釋手。
童年的記憶對一個人之影響,真的很深刻強烈,就這麼定下未來的走向。
- Jan 12 Mon 2009 21:33
紅嬰仔 --- 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
- Jan 10 Sat 2009 23:40
清貧致福 --- 生活,清清淡淡就好
清貧致福 --- 生活,清清淡淡就好
「清貧生活不是貧窮,有錢未必是富裕。」
~ 證嚴法師
前天晚上,我去了某家量販店,看液晶螢幕與音響,最近我正考慮把這些東西一一擺在新整理好的房間,讓它更宜人完美。
今天下午,則到南門路的假日花市看看花草盆栽,又逛了水族寵物店。
- Jan 05 Mon 2009 23:15
2008年我最愛的十本書
2008年我最愛的十本書
寫完了電影的回顧,現在來細數過去一年來閱讀過的書,說來有點汗顏,因為原本給自己的期望是一年看50本書,大概一個禮拜一本的量。
但一年過去了,我卻只看了30本,總檢討起來,應該不是因為懶惰,因為我是個一有時間就會拿書起來啃的蠹書蟲。
比較直接的原因,我想是教學工作忙碌,而我又撥了些閒暇時間來看電影,寫東西,騎單車等等的活動,一天二十四小時就這樣被瓜分掉了。
- Dec 17 Wed 2008 22:02
幕永不落下 --- 為愛播種,讓希望發芽
- Dec 15 Mon 2008 22:34
杏仁 --- 面紗下,氾濫一片的情慾
- Dec 07 Sun 2008 19:26
大象的眼淚 --- 馬戲團就是我的家
大象的眼淚 --- 馬戲團就是我的家
「大象的眼淚 Water for Elephant」,是一部以經濟大蕭條時期為背景的小說,講述主角雅各在二流馬戲團「班尼兄弟」裡,參與巡迴演出的血淚經歷。
作者莎拉.格魯恩,以晚年老雅各的口吻,回憶起少年時在馬戲團所見所聞,過去與現在交錯的敘事風格,讓人不禁對照起兩個雅各的生活。
年輕雅各的新奇豐富的冒險,讓老雅各在養老院的淒涼晚景,更加地無奈,那充滿正義感與慈悲心的有為青年,如今已是白髮稀疏的固執老翁。
面對著黑人看護蘿絲瑪利,與討厭的房友麥昆迪,九十三歲的老雅各只能默默回憶起,那一段以馬戲團為家的奔波生活。
- Oct 23 Thu 2008 23:26
最後的演講 --- 實現,孩提時代的夢想
- Oct 18 Sat 2008 23:57
天地有大美 --- 用心,去感受每一刻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共所適。」
~ 蘇軾《赤壁賦》
最近利用工作空檔,把這本「天地有大美」看完了,閱讀的速度不快,每天大概看個十多頁,很悠閒很輕鬆地慢慢看,看蔣勳如何從食衣住行四個面向,去漫談生活美學。
蔣勳說,所有的美學都在於自己的心境,我很能接受這樣的詮釋,很有共鳴。
- Oct 15 Wed 2008 00:07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 綠能時代,刻不容緩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 綠能時代,刻不容緩
「我們現在的情況,已不是努力避免撞到冰山的鐵達尼號,而是我們已經撞上冰山了,海水已經衝到下面的船艙。
可是有些人還不想離開舞池,有些人則不想離開自助餐廳。」
~ 湯馬斯.佛里曼
十月份的《遠見》雜誌,花了很多篇幅在介紹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的這本新書:「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Hot, Flat, and Crowded」。
另外,還有一篇對佛里曼的專訪,請他就台灣未來發展的定位與優勢,給予一些看法和建議,看完之後,下午我就去書局把這本書給帶回家了。
- Sep 26 Fri 2008 21:25
時空旅人之妻 --- 時間,微不足道
「我恨身處沒有她的時空裡,但我總得上路,而她永遠無法相隨。」
~ 亨利
看完了這本「時空旅人之妻The Time Traveler's Wife」,整個人還沉浸在亨利與克萊兒的曲折愛情故事裡,我只能說,這本書的後勁很強,很強。
作者奧黛麗.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詳盡地敘述亨利每一次的穿越時空,也細細描繪克萊兒獨自等待的心情。
- Sep 18 Thu 2008 22:55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 何謂生命的重量?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 何謂生命的重量?
這幾天,終於看完了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兩個月前,我在台南誠品買了英文版(原文為法文),後來在二手書店買了中譯本,想說中英對照之下,應該能有更多更深更全面的體會。
結果很扯的是,我竟看不懂中譯本,裡頭的中文字詰屈聱牙,極其拗口,與英文版比起來要複雜很多,後來我只能把中文版丟一旁,單獨閱讀英文版。
每天看一些,想一些,翻幾頁,消化幾頁,,這樣斷斷續續地看,兩個月就這麼過去了。
- Jul 17 Thu 2008 00:02
穿條紋衣的男孩 --- 這邊那邊,兩個世界
穿條紋衣的男孩 --- 這邊那邊,兩個世界
在誠品第一次看見「穿條紋衣的男孩」的封面時,我以為又是一本天真的童話書,大概是描述有個小男孩整天做夢,喜歡幻想東幻想西之類的劇情。
但翻開書,看了下去,才發現這是本童書沒錯,但天真的口吻背後,卻藏著沉重的歷史,一段令人不願也不忍再去追溯的過往,因為那是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此書是愛爾蘭作家約翰.波恩(John Boyne)在2006年的作品,推出即受到各界好評,獲獎無數,電影在2007年已開拍,預計今年會上映。
約翰說:「這是一本成人也適合閱讀的童書。」這本書,需要成人與小孩一起看,為了適合兒童閱讀,書裡看不到血腥殘酷的描述,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因此有很多留白的情節。
- Jul 15 Tue 2008 00:10
轉山,邊境流浪者 --- 年輕,就該出走
「這一步踏出,不知前方相遇的會不會是死亡?你永遠不知道,或許你不會知道,所以你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 謝旺霖 《轉山,邊境流浪者》
謝旺霖,二十四歲的時候,入選雲門「流浪者計畫」獲得補助,一個多月後,秋季,他一個人從台灣出發,開始單車橫越西藏,過了三個月,他到達了雪域中的布達拉宮。
這是一趟非常遙遠的旅途,尤其在寒冷的秋冬時期,開車都嫌危險,何況是一個人騎著單車,一個來自南島台灣的年輕人,隻身到陌生的藏地,在天寒地凍中,翻山越嶺,不禁令人猜想,他瘋了嗎?
你問:「他不害怕嗎?他怎麼那麼勇敢?他不怕死嗎?」
- Jul 07 Mon 2008 00:03
沒有我們的世界 --- 地球是否會懷念我們
「沒有人類的世界是否會懷念我們,而不是大大鬆一口氣呢?」
~ 艾倫.魏斯曼 《沒有我們的世界》
這幾天把這本「沒有我們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看完,作者艾倫.魏斯曼雖是西北大學文學碩士出身,卻是個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的環保科學專家。
此書的前身,是他在探索雜誌發表的一篇專文「沒有人的地球Earth Without People」,後來才延伸發展成這本書。
- Jun 30 Mon 2008 20:11
我們仨 ---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們仨 ---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人生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 楊絳《我們仨》
看完了這本楊絳寫給自己、丈夫錢鍾書、女兒錢瑗的回憶錄,分成三部,前兩部寫夢,第一部「我們倆老了」是一個反覆出現的短夢,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是一個萬里長夢。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則是楊絳從與鍾書相識之初,寫到三人死別而失散,橫跨六十幾年歲月的相伴紀錄。
楊絳的夢境,描述她與女兒從古驛道上行走問路,一路尋覓失聯的錢鍾書,路經並借宿的客棧,定有奇怪的規矩與警告,母女倆後來找到船梢寫著311的船,鍾書就在船艙中,三人得以團聚。
- Jun 27 Fri 2008 20:23
我在雨中等你 --- 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
我在雨中等你 --- 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
由於家裡有養狗,叫做小乖,因此當初在網路上看到這本書及簡介,就有股想買來一看的衝動,後來去書局看到實品書後翻了翻,就決定要擁有它。
市面上描述人與狗之間感情的書不少,但透過狗的眼睛來檢視與觀察人類的世界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我涉獵太少,這還是我看到的第一本。
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
「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的,因為,眼睛往哪裡看,車子就往哪裡去。」
- Jun 08 Sun 2008 22:35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倘若我看得比別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牛頓
日前,在同事及朋友的推薦之下,翻開了簡媜的這本「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此書是她為兒子姚頭丸(因頭大如丸)所寫的美國遊學誌。
內容涵蓋了教育與人生,談美國和台灣教育理念與方式的迥異,聊生活所見所聞,也抒發自己對生命的探索和體悟。
從異國生活中的小事,來反思自己國家的現況,簡媜並沒有一味地吹捧美國的好,反而藉由清楚的記實,提出疑問與比較,給了我們反思這些現象的平台 。